新华社贵阳4月15日电(记者 李忠将)贵州省遵义县三合镇堰河村雄心村民组的农民马小刚,边砌着稻田里的鱼坑边对记者说,他今年打算发展4亩稻田养鱼,按现在市价一年收入能达到三四千元。“这次能养鱼多亏了下乡来的干部,他们想到我们的心窝里去了。”
雄心村民组70多户农民,由于当地水资源丰足,生态环境较好,一直想发展稻田养鱼,但苦于没经验,又不懂技术,愿望落了空。今年3月初,县农口的同志来到这里,了解到群众的想法,便和镇里商量,带了28位农民到邻近的湄潭县去学习。回来后,当地80%以上的农民都热火朝天地搞起了稻田养鱼。
遵义县有100多万农业人口,当下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党员干部下乡“助春耕,促发展”活动,让党员干部到农民群众中去服务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1000多名党员干部走进全县31个镇乡的村寨,帮助群众寻找发展路子,解决群众在增收致富中的实际困难。
下乡蹲点的党员干部李光明说:“我们在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去服务和引导发展。我们下乡后,通过走访,选择了市场弹性大、劳动力少、有加工潜质的品种,向农民推荐。目前,稻田养鱼、大葱种植、茶叶发展等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在三岔镇红光村科技示范园,农技干部彭诗云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说千遍不如领着农民干一遍。”正在大棚里学习漂浮育苗的当地农民赵正其说,今年他育的4亩辣椒苗,长势好,达到了苗齐、苗匀、苗壮的效果。他还说,红光村前几年种辣椒面积才100亩,今年辣椒种植面积已经近3000亩。大伙信心足,都说跟着科技示范干,产量翻番有钱赚。
“了解群众发展内心的想法,会使我们工作的开展更加贴近群众、更加科学化。”县交通局干部张天练在下乡期间颇有感触地说,在下乡期间了解到群众反映最迫切的愿望是通村公路、通组公路建设,我们将争取资金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目前,根据群众的需求,我们已经在一些镇乡建起了乡村公路候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