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8日电(记者黄尹甲子)为了让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牧民过上好日子,自2007年开始,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投资1.29亿元,先后将108户贫困农牧民由北向南迁居,“搬”小了全县的贫富差距。
记者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为缩小县域内农牧民“南北”贫富差距,自2007年起,当地开始通过“三个转移”实施农牧民搬迁定居工程,一是依托新型工业的兴起转移部分农牧民务工;二是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业相对发达的南部地区;三是其余农牧民就地集中定居。通过多形式的搬迁定居,改变贫困山区农牧民生产方式,寻找增收渠道。
截至去年底,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先后有60户北部山区贫困农牧民迁入。这些搬迁户出资1万元至1.5万元,就住进了水、电、暖设施齐全的标准住房,同时获得50亩耕地,由专门成立的开发公司统一指导和管理种植、收获、销售等。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迁入新居的农牧民当年户均收入就达2万元。
首批迁来的蒙古族牧民阿甫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在自家分到的50亩地上种棉花。如今,一家人全年收入达到5万元,羊也增加到200多只。而搬迁前他家一年收入仅万元,家里只有二三十只羊。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濮传达说,目前全县登记的打算搬迁贫困农牧民有993户,其中少数民族807户,约占总户数的86.5%。根据搬迁计划,至2011年底,这些贫困农牧民将全部实现安居,收入达到县域南部富裕农民人均8000元以上的水平。
和布克赛尔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全县南北气温、土壤条件等差异很大。南部地区积温高、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而北部地区气候恶劣、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受此影响,南北农牧民收入差距一度拉大到4222元,其中北部农牧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