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明长城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总长度为8851.8千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廖翊)“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18日在八达岭长城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其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获得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5千米。

    调查结果还显示,明长城现存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相关遗存1026处。另外,通过调查还新发现了与长城有关的各类历史遗迹498处。

    2006年,经国务院同意,在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文物局开始实施“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将用十年左右时间,开展并完成长城资源调查,建立长城文物档案,编制《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长城重点地段进行抢救保护等工作。

    长城资源调查则是长城保护工程的重要基础工作。计划分为明长城、秦汉长城、其他时代长城等三个部分进行,并于2010年底初步完成有关长城资源的调查、测量与数据入库、发布长城的长度信息等工作。

    作为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的第一阶段工作,为确保明长城资源调查质量,特别是长度量测、定位等的精确度,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决定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成立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此次工作的组织协调。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测绘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精干调查队,具体承担田野调查、内业整理、数据汇总、研究等工作任务。

    经过充分准备,2007年5月,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先后在明长城沿线10个省区市全面展开。调查队员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行程数十万公里,于2008年10月全面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12月15日结束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明长城长度量测工作。

    国家文物局领导表示,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的丰硕成果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物和测绘部门进行跨学科合作,对明长城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通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全面获取了明长城保存现状等第一手资料,并按照1:10000测图精度量测、获得明长城的准确长度等各种基本数据。二是第一次全面掌握了明长城作为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的现存状况,包括其具体分布、走向,墙体和附属设施建筑特点,以及长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和管理现状等。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明长城的家底,对其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些成果将为各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修缮方案、建立长城档案等提供有力支持。

    长城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并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长城的保护一直面临严重挑战。进一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人类珍贵文化遗产长城的保护,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关链接
· 测绘局和文物局对启用明长城长度数据进行公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