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22日电(记者 宗巍)中科院长春分院与吉林省实施的院地合作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又一动力。近5年来,长春分院围绕吉林省支柱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技术性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等方式,取得经济效益近200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吉林省与中科院签订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合作协议”,在良种培育与推广、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等9个方面,借助中科院地理所、生态所、遗传所等相关院所的科研力量,为粮食增产做好科技服务。中科院长春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严晓红介绍,为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提供技术支撑,是双方实施院地合作的内容之一。双方的合作还体现在技术性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和原始性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
“像中科院应化所与一汽集团合力攻关的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现已应用在重卡汽车460马力发动机上,结束了我国重卡汽车零部件没有镁合金材料的历史。稀土镁合金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汽车等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以及增强我国压铸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等提供重要的材料和技术支撑。”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说。
据了解,中科院与吉林省近年来在院地合作中不仅开发出稀土镁合金、聚乳酸、LED大屏幕平板显示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还搭建了中俄科技园等科技交流合作平台。近5年来累计取得经济效益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