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汶川地震一周年:骡马驮出的新家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4月22日,梁家山社村民赶着骡马往山上送建房用的砂石。

    4月23日,梁家山社村民在公路边往骡子背上装砂石。

    4月23日,梁家山社村民李占林(右)在建新房。

    在汶川大地震中,甘肃省文县城关镇沈家坡村梁家山社的17户村民失去了住所,他们的房屋被地震夷为平地。由于梁家山社位于梁家山山顶,加上地震后潜在的地质灾害,他们的房屋无法在原址重建。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村民们搬迁到城关镇桥南村建房。

    桥南村位于文县县城边的山坡上,仅有零零星星面积很小的平地。2008年8月,梁家山社17户村民每户领到了政府补贴的2万块钱,开始了艰辛的重建。

    桥南村距离公路仅有不到一里路,站在山坡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县城。由于公路通往桥南村的山路崎岖,只有不足1米宽,建房用的砂石和砖块不能用车辆运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每天就赶着骡子和马一筐一筐地将砂石和砖块驮到山坡上。

    目前,已经有四五户村民家的房子主体已经完工。尽管重建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村民们依然感到十分满意。村民李占林说:“原来在山顶的房子比较旧,现在有政府补助,我们自己再掏点钱,就能住上结实的新房子了。”

    据文县县长张宏介绍,文县在地震中受灾严重,3.49万户群众需要重新建房,这其中有一半在高半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高、难度大,重建十分不易。尽管难度很大,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建房的进展仍然十分喜人。截至2009年4月17日,文县已经有2.4万户受灾群众的新房竣工。张宏感慨地说,“灾后重建,老百姓的力量让我们感动、钦佩。一年时间建2.4万户受灾群众的新房,要看到在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受灾群众的坚韧和汗水。”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报道

 
 
 相关链接
· 四千年古羌寨的重生——记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灾后重建
· 甘肃陇南灾后重建工程使得10万农户喜迁新家园
· 映秀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基本完成 预计总投入20亿
· 首批救灾物资送达阿图什地震灾区
· 汶川地震周年前夕访北川中学:“忘记”与继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