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士热盼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
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记者 李寒芳 许晓青)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将于25日在南京揭开序幕。对于两岸金融合作列入此次会谈三项议题之一,两岸业者和相关学者纷纷表示欢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台湾康和证券公司业务人员吴明宪说,这首诗就是他当下心情的最佳写照。
“金融监理备忘录(MOU)签署后,两岸金融开放,华一有望拿到大陆人民币个人业务,所有的机会都来了。”上海华一银行行长谢泓源说,大陆的市场相当诱人,未来一段时间,拓展大陆客户份额对华一来说相当重要。
成立于1997年的华一银行,是大陆第一家由海峡两岸共同创办的合资银行,也是两岸金融合作未取得突破时期的一个“特别产物”。
“台商在哪里,台银就在哪里”,台湾银行业龙头“台湾银行”打算在两岸MOU签署之后,到上海设立办事处。以中小企业放款见长的台企银则表示,希望“后发先至”,直接在福建或天津设立分行。
“台湾银行在对台资银行授信方面具备优势,如果能在大陆设立分行,将能有效缓解台商融资难的问题。”上海大唐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怡宪说,台资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对此自然乐见其成。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认为,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日益频繁,两岸金融合作因为种种束缚而明显滞后。目前,两岸不同程度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是在经济不景气之时,两岸金融领域更当携手同心,共同抵御风险。
台湾工银证券一份报告指出,2007至2008年大陆股市成交量约为台股的二至四倍,台资券商若能承做A股经纪或者提高参股大陆券商比例,将获利匪浅。
“两岸签署MOU后,两岸资金互投股市将不再是梦想。”吴明宪说,尤其台湾证券业先期可以借助投资基金的间接方式,吸引到大陆充沛的资金,金融产业龙头股将有望成为率先受惠的台股。
台湾长荣集团发言人聂国维说,除MOU议题外,希望这次会谈能建立起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两岸如果能够自由通汇,企业可直接降低不必要的汇差损失。
“通过这次会谈,两岸间金融合作将迈出成功一步,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盛九元表示,两岸金融合作关系建立后,两岸间的资本流动将出现新格局,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地位,并促使两岸乃至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产业分工更趋合理。
南京市民关注两会南京会谈
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记者 石永红)即将在南京举行的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三次领导人会谈,受到南京市民的普遍关注。一些市民表示,希望两会南京会谈圆满成功,推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多年从事台湾史研究的南京大学教授崔之清说,现在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两岸顺应民意,把握契机,很务实地一步一步共同推动两岸的各项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使两岸关系迈向新阶段。希望两会在南京的会谈,能够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小居住在紫金山脚下的南京市公务员鲍锋说:“两岸都崇敬的中山先生就长眠在南京。南京人民对此感到光荣,也希望两岸的合作能在南京取得更大进展。岁月冲不淡乡情,海峡割不断亲情,两岸同胞始终是一家人,就应该像家人一样协商各种事务。”
在南京当律师的王琳说:“南京曾是当年连战先生访问大陆的第一站,在两岸、两党关系的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今天,两会会谈又将在南京举行,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也是协商的三项议题之一。希望会谈圆满成功,我们以后可以和台湾的律师同行开展交流、合作。”
江苏银行职员姜锋表示,两岸开展金融合作的协议将在南京签订,这将促进两岸金融业共同发展,“这是促进两岸关系的好事情,金融界的同仁们都很高兴”。
计划于今年秋天到台湾去旅游的龚梅小姐表示,这次两会将在南京签订两岸定期航班协议,相信以后两岸同胞来往两地,都会变得非常方便。
对此次两会会谈,江苏省、南京市的媒体予以极大关注,派出大批记者采访报道。当地媒体的预热报道,使将于25日揭开序幕的两会会谈成为眼下南京“社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