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黑龙江逊克5月2日电(记者 程子龙、孙英威、刘景洋)记者从国家森防指和黑龙江伊南河火灾扑火前线总指挥部了解到,截至2日上午,火灾扑救工作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火场得到完全控制,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
据伊南河火灾扑火前线总指挥部介绍,连日来,11000多名扑火人员奋力拼搏,克服了火场地形及植被复杂、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等种种困难,至2日上午,扑火工作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火场得到完全控制,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扑火工作已从打、防、堵结合转到清理、看守火场阶段。
扑火前线总指挥部提出,虽然火灾扑救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并不是最后胜利,“战斗”并未结束,火场内的一些烟点和火险需要进一步清理。火场还应划出重点危险区域,确定责任单位分兵把守。4架直升机要不停载着扑火人员巡视,随时消灭火险。
扑火前线总指挥部要求,从2日下午开始,要对火场死看死守,严阵以待,“战场”不能下,阵地不能撤,所有人员要坚守岗位,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
在扑救伊南河火灾中死亡的扑火队员将被追授为烈士
新华社黑龙江逊克5月2日电(记者 程子龙、孙英威、刘景洋)记者从黑龙江伊南河火灾扑火前线总指挥部了解到,4月29日在扑救火灾中死亡的扑火队员将被追授为烈士。
扑火前线总指挥部提出,在扑救火灾中死亡的扑火队员将被追授为烈士,对其家属也将给予荣誉和待遇;对受伤的扑火队员,也要给予精心救治及奖励,做到死者安息、生者宽慰、后者得到激励。
据介绍,在扑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也将得到奖励。
林火来了如何避险
新华社黑龙江伊春5月2日电(记者 刘景洋、孙英威)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伊南河林场火灾给生活在森林密集地区的人们敲响了安全防范警钟。林火来时,应如何科学有效地避险?有着15年扑火经验的武警黑龙江省森林总队后勤处军需股股长郎需平向记者介绍了森林火灾避险常识。
一是快速转移。这是相对安全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法。在火还没有到来的时候,立刻躲避到安全地带,利用公路、河流、耕地等作为屏障,躲避到湿润且植被等可燃物少的地方。
二是穿越火线。这种方式适用于轻度极近地表火,且火焰高度低于0.8米。在穿越火线时需格外注意,必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且屏住呼吸,否则极易造成呼吸道灼伤,导致窒息。
三是开设避险区域。在火离自己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迅速给自己划定一个避险安全位置,并清除可燃物,采用除草、翻土、浇水等方式打上隔离带,等待火的通过。
四是点顺风火。这一方法的原理是没有可燃物就不会发生燃烧。火将要来时,站在上风位置点燃眼前可燃物,等待眼前区域燃烧完后,迅速进入火烧迹地。
五是卧倒避火。这是最为消极的办法。当以上办法都没有时间实施时,可迅速用手扒出湿土或用湿毛巾双手捂住口鼻,用防火衣物蒙住头部,卧倒在地,这种方法能在最紧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证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