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有作为
——访国际展览局主席让-皮埃尔·拉丰
新华社巴黎5月2日电(记者 李学梅)“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而且选择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城市,”国际展览局主席让-皮埃尔·拉丰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说,“我认为,中国将在这届盛会上大有作为。”
拉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世博会选择在中国举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它选用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因为从2007年开始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拉丰说,上海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谜一般的城市,而作为全球的经济重镇之一,它又为人们所熟知。上海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兼容并蓄”的能力。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会对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有所质疑。据预计,届时将有7000万人前来参观,将创造世博会的历史纪录,”拉丰说。
作为国际展览局主席,拉丰认为,目前各国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高度的城市化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困、污染、交通堵塞、社交障碍等。国际展览局不仅重视世博会大型展馆,如中国展馆的建设,同时也非常看重各方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举措。
他说,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方意见不一,可以说至今都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世界上知名建筑师、城市设计者、社会学家将云集上海,他们将就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交换意见。上海世博会将为人们的各种思考提供碰撞和交汇的机会。
拉丰表示,如果中国能利用这个机会对城市问题进行讨论,使人们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么这将是本届世博会有别于往届的最大亮点。此外,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恰逢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对中国的组织者构成了挑战,但也为中国重振经济提供了机遇。
拉丰说,还有一年时间,2010年世博会就要在上海开幕。他希望向中国人民传递这样的信息:世博会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中国将在这届盛会上大有作为。他要向中国表示感谢,并且道上一句:“祝你好运!”


5月1日,一支舞蹈队正在表演扇子舞。当日正值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上海花木社区的十多支老年舞蹈队齐聚浦东玉兰广场,用舞蹈汇演的方式向市民宣传世博会。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共作世博主人 同展中国风采―各地支持世博会纪实
新华社上海5月2日电(记者 吴宇 仇逸 王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中国商人徐荣村以12包湖州蚕丝参展并获奖,最早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了中国商品的美名。时隔158年,邻近上海的浙江湖州,正在积极行动,让“湖丝”走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台,让湖州全面接轨上海。 详细>>>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中国定能举办最出色的世博会
新华社巴黎5月2日电(记者 李学梅)“中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世博会将使中国变得更开放,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在巴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详细>>>
【世博小常识】世博会管理机构是国际展览局
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吴宇 丁利民)就像国际奥委会“掌管”奥运会一样,世博会的管理机构是国际展览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展览局的成立要大大迟于世博会的出现。这是因为20世纪初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相关政治因素影响,世博会的组织工作都是在各国政府的领导下展开的,管理组织缺乏统一规章,举办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在不同地点同时举办世博会的情况。在此背景之下,世博会的规范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1928年,法国牵头组织31个国家的代表聚会巴黎,讨论通过了《国际展览公约》,成立了国际展览局,开始对世博会的举办进行规范性管理。
国际展览局是国际公约性组织,也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为缔约国政府,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职责是监督和保证《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依照《国际展览公约》规范世博会举办的频率和质量。
截至2008年底,国际展览局已有154个成员国。1993年5月3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成为其第46个成员国。
国际展览局的组织机构由全体大会、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三部分组成,秘书处在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际展览局的日常事务。
与国际展览局同步诞生的《国际展览公约》,是关于协调和管理世博会的国际公约。它对世博会的性质、分类、举办条件、举办周期、申办程序以及主办国的责任和参加国的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鼓励发展中国家共同参加世博会,《国际展览公约》专门要求主办国对相关发展中国家予以资助。
国际奥委会的会徽是著名的“五环”。同样,国际展览局也有徽标,徽标为圆形,中间有六条粗细不同的蓝色波浪。这一徽标象征着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精神与物质的进步以及向更美好世界的迈进。
【世博小常识】世博会:不同于一般商品展会的特殊博览会
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吴宇 郁震宇)现在距离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还有1年时间。世博会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那么,世博会是什么呢?
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展会、贸易洽谈会或招商会、交易会,而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
世博会的定位不是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取得的文明进步,展望人类未来前景并教育大众。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宗旨是促进各国人民之间更好地相互了解和沟通。在世博会的平台上,世界各国人民聚集在一起,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改善人类生存状况、解决世界事务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世博会的举办规格高,参展主体都是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持续时间长,通常为几个月甚至半年之久;展出规模大,不仅有专门用于展示的各类场馆,还设有举办会议、论坛、演艺活动以及提供参观者休憩娱乐的场所;自然,观众数量众多,通常达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次,且地域来源广泛。
一般来说,世博会都有鲜明的主题,对于主题的演绎又赋予世博会丰富的内涵。世博会融合世界各国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新创意,让全世界民众直接或间接地开阔眼界,在学习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从而激发新的竞争和进步。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被认为是世博会的起源。
根据《国际展览公约》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的不同分为两大类:注册类(综合类)世博会和认可类(专业类)世博会。
综合类世博会是拥有综合性主题的大型博览会,展出内容包罗万象,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上海世博会即属于此类。
专业类世博会规模较小,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综合类世博会之间举行,展示的主题专业性较强,1999年在我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