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4日电(记者单纯刚)“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手足口病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近九成住院患儿已治愈出院。”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主任周勇4日告诉新华社记者。
据周勇介绍,截至5月3日,河南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2012例,累计死亡34例;全省日报告发病人数由最高时的1700多例,下降到800例左右;累计住院16159例,已治愈出院14456例。
“五一”期间,河南全省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丝毫没有放松,各项防控和救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省卫生厅派驻各地工作组仍在各地指导工作。目前,各地5岁以下儿童排查工作每日正常进行,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各级疾控人员坚持在一线进行疫情监测和防控;全省共投入1.6亿元,在省、市、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重症救治体系(PICU),在国家和省级专家组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锻炼,各级定点收治医院的救治水平大大提高。
另外,河南卫生部门借鉴了其他省份经验,结合河南省气候特点、手足口病疫情特点等拟定了中医药预防手足口病处方,在易感人群中集体组织服用,引导全社会开展中医药预防工作,效果明显。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今年手足口病疫情与往年相比呈现出发病早、分布广、重症多的特点。河南全省卫生系统目前已建立了严密的救治体系,每个县(市、区)都指定一所医院集中收治手足口病住院病例,调配一线医务人员3500多人,并成立省、市专家组19支,对全省诊疗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但是,基层在疫情防控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如小儿传染病救治体系不健全,基层卫生人员医疗救治水平低,医疗机构存在重医轻防现象,部分农村环境卫生差,群众卫生意识薄弱等,这些都为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造成隐患,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
据了解,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5-7月份,随着天气变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专家指出,手足口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良好生活方式,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发病率。同时,建立各部门联动的防控体系和救治体系,将关口前移到每村、每户,加大手足口病患儿的排查力度,及早发现病例,尤其是重症患儿。另外,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重症监护、完善儿科功能,加强医务人员诊疗业务培训,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表示,河南省卫生厅目前坚持每周一召开厅务会议研判疫情趋势,商量防治对策。河南将继续加大防治工作督导力度,重点做好重症患儿的早发现、早转诊,继续做好中药预防性服药工作,再接再厉,坚决打好手足口病防治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