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汶川地震一周年:感受汶川人的坚韧·刚强·希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汶川5月11日电(记者 葛素表、姜琳)一年前的5月12日,四川阿坝人口最多的汶川县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废城。如今,经历了一年春夏秋冬的汶川人民生活如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汶川县城,感受了疗伤中汶川人的坚韧、刚强和希望。

    地点:汶川县城东街路口

    每天早上九十点钟,65岁的老汉李万柏先让妻子廖光珍把他送到汶川县城东街的路口,然后妻子再骑三轮回家把那台老式的蜜蜂牌缝纫机拉过来。除非下大雨,李万柏的露天裁缝摊从去年6月12日开始,几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这里。

    “我们不能等着政府的救济呀,有这把手艺,闲着也难受,再说我的女儿还在读高中,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旁边一位大爷告诉记者,李万柏从小腿上就有残疾,当了30多年的裁缝,去年“5·12”前自己有一间裁缝店,地震中铺子塌了。但地震过后一个月,他就露天开起了裁缝店。一位羌族老大娘送来一块湖蓝色的棉布,说要做一顶帽子,李万柏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好了,手工费3元。

    地震没有改变生命的坚韧和对新生活的进取。在李万柏的身后,还有几位擦鞋的师傅,他们每个人擦得都很卖力气,其中一位大妈对记者说:“李万柏大叔那么大岁数了都不闲着,人家还拿低保呢,我们更没理由等着别人的救济了。”

    地点:威威水果店

    电子秤、水果篮、琳琅满目的各色水果,店主刘蓉正坐在门口削菠萝,同时照料着婴儿车里3个月大的儿子。这家看似普通的水果店,在过去的一年中,却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威威水果店位于汶川县最繁华的商业区。地震发生时,超市、商场跑出的人都涌到了广场上。刘蓉正怀着第二个孩子,看着慌乱的场景,这个泼辣、壮实的女人吓得哭了,双腿不听话地往下坐。而当时,她10岁的女儿王成威却在地震来袭时镇静地趴到课桌下躲避掉落的水泥块,等摇晃稍过,她勇敢地帮助一个残疾的同学冲出教室,并带领全班同学爬上了高高的姜维城山。

    当刘蓉在山顶见到女儿时,她几乎哭成了泪人,也从那一刻起,她变得格外刚强。地震过后,广场变成了救灾营地,水果店也变成了战士们休息的帐篷。刘蓉不顾身孕,帮着接水打水。刘蓉的丈夫开着自己的车,帮政府运送救灾物资。

    去年8月,威威水果店终于恢复营业。虽然生意不如以前好了,但面对重新开始的生活,刘蓉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经历了那样的灾难,以后的日子再大的困难都不算啥。”在过去的一年里,刘蓉还是最牵挂远在西昌读书的女儿,“希望新学校早点修好,能让女儿回到身边。”

    刘蓉说,为了纪念这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历史,夫妻俩给地震后出生的小儿子起名叫王成城。

    地点:汶川县政府对面

    抱着三个月大的女儿余滢,唐明凤感到无比幸福。

    记者看到唐明凤时,她正抱着孩子晒太阳。“这个孩子早晨醒得早,每天上午10点要先睡一觉,现在睡醒吃饱,晒会儿太阳,下午四点又要睡觉了。”

    去年“5·12”地震发生时,唐明凤刚怀孕。“真是想吃什么都吃不上,我们的亲戚朋友从废墟中跑出来,挤住在一辆货车的车厢里。”后来,亲戚们陆续找到了新住处,她和丈夫也租到了一间比较安全的房子。

    今年1月27日,女儿出生了。看着可爱健康的女儿,唐明凤觉得踏实了。“女儿从小受了苦,这对她以后成长有好处。”她笑着对记者说。

    “儿童免疫应该打的那些防疫针都打了,新农合也把生孩子的费用报销了一大半。”唐明凤说丈夫早就开始跑运输了,她主要负责带孩子,虽然不是很宽裕,但孩子喝的奶粉“一定得买牌子好的”。

    记者想拉拉孩子的小手,小手很软,很白,小拳头攥得也很紧。

 
 
 相关链接
· 甘肃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注重传承藏民族文化
· 汶川地震一周年:陕西略阳凤凰山滑坡治理将完工
· 汶川地震一周年:“谢”字大娘震后的苦乐生活
· 汶川地震一周年:直面灾难 中国收获了启示
· 汶川地震一周年:笛声悠扬
· 汶川地震一周年:更有责任感 地震让我们改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