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中国民航市场上共有12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林红梅)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14日在此间举行的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公布,共有33家中国国内航空公司、95家外国航空公司,活跃在中国民航市场上。
杨国庆介绍,目前中国共有公共航空运输企业33家,其中,全货运航空公司有9家,其余24家为客运航空公司。这些航空公司拥有运输飞机1259架,可提供座位数20万个,经营着1532条定期航班航线。
同时,中国民航市场上还有53个国家的95家航空公司,经营着至中国内地的388条航线。中国国内有16家航空公司,飞行至国外47个国家的108个城市,经营着297条航线。
此间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民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尤其中国国内航空公司,面临着外国航空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
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林红梅)以“全球民航业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的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举行。
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对记者说,当前,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全球性的经济疲软导致民航外部市场需求显著减缓,全球民航业日益成为一个利益攸关的整体,面临着度过危机、迎接挑战的共同难题。为此,本届论坛围绕“挑战与对策”,全方位地探讨民航业应对挑战的制度、管理与技术创新,得到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在14日的论坛上,李家祥作了主旨演讲,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杨国庆、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塔依布·谢里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高级副总裁岗特、美国联邦航空局代理副局长迪·雷莫德先、欧盟代表奥利维尔·欧尼迪、新加坡民航局局长林金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等来自政府、国际组织、航空企业等单位的31位负责人和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来自亚洲、北美、欧洲、非洲等10多个国家、80多个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与会代表认为,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环境保护与安全保障的压力日益加重等环境因素,是全球民航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要保证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加强交流与合作,着力于长远发展,构建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加快支线航空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国家安全纲要及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通用航空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恶化,使得航空运输需求日益萎缩,世界民航业陷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发展危机。
这是第三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将于15日结束。
中国将在5年内建成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林红梅)中国将集中有限资源,利用现有政策和措施,在3到5年内基本建成东中西部、支线干线、客运货运、国内国际运输比较协调、完善、高效、便捷的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
这是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14日在此间举行的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宣布的。
他介绍,中国民航局将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
一是加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门户复合枢纽建设。三大枢纽之间原则上按30分钟一个航班安排航班;引导基地航空公司尽快制定和完善枢纽建设计划;支持开辟国际航线,开辟中远程国际航线30条;积极拓展航线网络,构建国内国际航班有效衔接的高品质航班波;简化手续,提高中转联乘服务质量。
二是加快区域枢纽建设。按照区域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等原则,建设昆明等8大区域枢纽;八大区域枢纽至三大枢纽之间按照1到1.5小时一班安排航班;对中转达到20%以上的航空公司可增加至三大枢纽航班。
三是完善干线网络建设。完善南京、杭州等12个机场至三大枢纽的干线建设,按1.5至2小时的密度安排航班;年旅客吞吐量达1500万人次,按区域枢纽机场标准调控;年旅客量1000万人次的机场,按干线机场标准调控;未列入枢纽、干线的机场,每增加100万旅客吞吐量,可增加一班航班;任何机场中转比例达到20%,可适度增加航班。
四是促进支线航空发展。加快实施支线机场建设项目,落实对支线航线的补贴,在航班时刻上给予倾斜。
杨国庆说,中国民航局已成立航空运输委员会,统筹协调,落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