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5月20日电(记者陈乃进、张涛)天津市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坚持突出实践特色,重在武装思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按照中央和天津市委的部署要求,天津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认真兑现向群众作出的公开承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天津市各部委办局把市委常委会《整改落实方案》中提出的10个方面45项目标任务,分解成200多个子项,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事事有人盯、项项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层层抓落实。
天津滨海新区工委介绍,滨海新区把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作为抓好整改落实工作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市委确定的促进经济发展30条措施,结合新区实际,制定出台10条实施意见和两个配套细则。同时,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的突破口,抽调512人组成了118个服务基层工作组,深入企业开展对点帮扶。
同时,天津各单位普遍建立定期督察制度,按月、按季或按项目实施阶段搞好定期检查或专项自查。天津市工商局、塘沽区等单位建立和实施工作台账制度,定期通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天津市建委通过对整改的10个项目18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找出21项差距,制定26项改进措施,推动整改落到实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自今年2月起,天津每位市级领导干部确定了两个帮扶联系点,全市组织4328名机关干部、组成608个工作组,深入5072个企业和项目一线帮助解决困难。企业和项目单位反映的4827个问题已经解决2605个。行政审批提速,项目和企业审批已按新的制度和流程运转,审批效率提高30%。开门服务进展顺利,全市845部专线电话接听受理企业来电反映问题2563个,已解决问题2207个,受到企业和基层的欢迎。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天津着手建立健全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日前,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新组建的10个部门正式挂牌成立。天津制定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工作方案,城市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天津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最新统计显示,天津市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相当于或好于去年同期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后劲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1.8%;全市新增就业9.64万人,同比增长5%。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看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天津市推出的2009年20项民心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从3月份起,天津实施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今年一季度,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到8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8%。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天津大力推进医药卫生改革,社区基层卫生站药价平均下降了15%。今年全年将建设11万套保障性住房,向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