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5月18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率领一个阵容庞大的代表团,包括外交、外贸、能源、金融、航天等部门的政府部长和高官以及大约200名企业家。为期3天的访问已获得成功,实现了“加强和巩固巴中战略伙伴关系”的目的。20日,卢拉在其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他对此行“非常满意”。
访问期间,中巴两国的官员和企业家就各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达成“进一步加强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共识,双方签署了涵盖政治、司法、农牧产品贸易、科技、空间、金融、能源、港口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并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
卢拉此次访华正值中巴建交35周年,这成为采访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卢拉高度评价巴中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并认为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自去年以来,胡锦涛主席与卢拉总统举行4次会晤,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其次,两国经贸合作规模日益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巴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485亿美元,同比增长63.2%。卢拉说:“今年4月,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我们准备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和巩固双边关系。”
卢拉强调,巴西十分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两国产业与贸易结构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各自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在能源、采矿、农业、金融、航天、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巴西许多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同时也欢迎中国企业到巴西投资。此次访华正是希望通过政府引导,促进两国企业界人士相互了解,鼓励本国企业家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国在经贸、能源、金融、科技、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并加强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文化月”等活动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巩固巴中友好的基础。
卢拉表示:“我想通过此访向中国人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巴中两国携手合作必将大大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给国际政治格局提供一种巨大的平衡力量,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谈到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问题,卢拉说,巴中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在构建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中国与巴西一致坚持主张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这方面,巴中两国应继续加强协调,努力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体制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如今再也不能无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了,当今世界,没有巴、中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参与的国际秩序不可想象,巴中两国有能力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方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5年来,卢拉先后对中国进行了两次国事访问。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赞叹不已。他说:“这些年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10年前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如今肯定会惊讶于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经济奇迹,而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巴西,巴西这些年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国力增强。巴中两大新兴经济体必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巴中友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