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力争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新石漠化现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5月27日电(记者郑晓奕、王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26日透露,争取到2015年,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恶化的态势将根本改变。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主要集中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等八个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

    杜鹰在贵州毕节召开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一次省部联席会议上说,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又急迫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保护我们美好家园和生存空间,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综合治理。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大纲》,明确了到2015年石漠化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在全国确定了100个综合治理试点县。杜鹰认为,以这个规划大纲为标志,我国石漠化治理进入了一个更加务实和自觉的阶段。

    杜鹰说,这个工程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争取到2015年,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生态恶化的态势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得到发展,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他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要抓好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土保持和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六项任务,还要落实好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四大支撑条件。

    他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以100个试点县的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利用这一大抓手,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以及八省区市的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省部联席会议,并实地考察了贵州省黔西县、大方县、毕节市的六个工程项目区,就试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

    新华社贵阳5月27日电(记者郑晓奕、王丽)被称为“生态癌症”的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形势严峻,石漠化土地面积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26日在此间召开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一次省部联席会议上说,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这项治理工程涉及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八个省区市的451个县,土地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面积45万平方公里,已经石漠化面积为12.96万平方公里,并且石漠化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与西北地区土地沙化一起称为中国两大生态灾难。

    杜鹰指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这一生态恶化过程历经了很长时期,要真正治好,需要几十年到上百年时间,而我国开始大规模石漠化治理不到十年,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治理工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但杜鹰也强调要树立石漠化可治、能治、一定会治理好的信心。有几条重要理由,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快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已成为岩溶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二是国家逐年加大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三是石漠化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愿望强烈,充分认识到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治穷致富的根本措施,工程开展有着深厚的干部群众基础。

 
 
 相关链接
· 发展改革委:三批中央投资均集中用于六大方面
· 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就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答问
· 发展改革委:中央基建预算内投资已安排2700亿元
· 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提高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的通知
· 发展改革委解读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内需 促减排
· 发展改革委印发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