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在河南省漯河市崔庙镇王店村,农民在收割小麦。近日,随着天气好转,河南全省麦收渐入最佳时节,各地农村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进度,抢收抢种,确保不误农时,颗粒归仓。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新华社郑州6月2日电(记者程红根、秦亚洲)连日来,河南各地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抓紧抢收小麦。目前,河南南部的信阳、驻马店两市麦收大头落定,中部市县的麦收正全面展开。
今年河南夏粮种植面积7930多万亩,其中小麦7890多万亩。河南省农机部门将陆续组织省内外12.5万台收割机投入麦收会战。据河南省农机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6月1日17时,河南全省已收获小麦1710.48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1.68%,其中机械化收获1606.77万亩,机收率94%。
6月1日,河南全省日投入收割机数量达到74155台,日收割小麦804.6万亩。主要麦收区收获进度加快,其中,信阳市已累计收获360.2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4.7%;驻马店市已累计收获59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57.4%;南阳市已收获42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3%;平顶山收获113.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1%。郑州、洛阳麦收进度均已接近两成。

6月1日,河南省临颍县固厢乡七里南村的农民在用口袋盛装小麦。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河南省农业、农机部门预计,由于近日天气持续晴好,十分有利麦收,到6月2日,河南南部的信阳、驻马店两市麦收大头落地,南阳市收割也将近半。河南省中部麦收将全面展开,跨区机收进入第二阶段。
河南省农机局号召各地农机部门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强化各项服务措施落实,抓住有利时机,最大限度提高农机出勤率和作业效率,努力把前期因多雨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全国小麦高产区河南焦作市高产示范捷报频传
新华社郑州6月2日电(古文洪 杨仕智) 全国小麦高产区河南焦作市传来消息,该市持续开展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又喜结硕果,各示范片平均亩产连创佳绩,均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
经全国著名小麦专家贾继增研究员等一行专家日前测产复核,该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温县赵堡农业科研站实施的两块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30公斤和727.3公斤,温县赵堡镇、修武县周庄乡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58.3公斤和622.6公斤,孟州市城伯镇万亩示范片亩产突破了685.7公斤,均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
焦作市是闻名全国的小麦高产区,去年小麦单产实现了“五六七”三大跨越,全市平均单产突破500公斤 ;小麦高产万亩示范片亩产突破600公斤;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突破700公斤。
为了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焦作市从2005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粮食“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全市共建立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8个,千亩示范方58个,高产攻关田16个,总面积达到25.4万亩,占麦播面积的12.1%。其中,有12个万亩示范片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
焦作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农业研究员任家亮说:“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近两年研究示范的‘小麦-玉米两晚夺高产栽培技术’是高产创建的突出创新点,今年小麦加上去年玉米,年粮食亩产超过一吨半,为今后该市乃至全省的粮食高产创建深入实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该市小麦高产创建领先全国水平,还得益于新品种的推广。
河南延津县10万亩优质小麦未收先售
新华社郑州6月2日电(记者 李丽静)记者从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河南省延津县获悉,该县10万亩优质小麦今年未收先售,实现了小麦的优质优价。
“我们在全县设立了12个优质小麦收购点,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就近收购农户订单小麦,将确保10万亩订单优质小麦颗粒归仓”。5月31日,延津县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好民告诉记者。
据悉,这1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是去年10月份延津县与中粮粮油有限公司签订的。
近年来,该县把小麦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落实各项惠农资金,探索建立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优质小麦订单生产机制和“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形成了种子原种化、种植订单化、生产标准化、购销加工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及期货与现货并举的小麦产业化经营格局,在全国首家注册了“金粒”牌优质专用小麦原粮商标,被评为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
目前,该县小麦种植面积75万亩,优质小麦基地54万亩,订单面积达70万亩,每年仅优质小麦一项就使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