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浙江遂昌代表队在杭州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现场表演《茶灯舞》。 当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杭州市民广场开幕,来自浙江、贵州、陕西、安徽、河北等地的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为市民献上精彩纷呈的节目。 新华社发(施健学 摄)

6月13日,在连云港举行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小朋友们向老师展示版画作品。 当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江苏连云港市在苍梧绿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演活动,当地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等悉数亮相。 新华社发(王春 摄)

6月13日,一些民间艺人在连云港举行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现场展示面塑作品。 当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江苏连云港市在苍梧绿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演活动,当地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等悉数亮相。 新华社发(王春 摄)

6月13日,在浙江省上虞市举行的民间文物鉴宝活动中,文物专家为市民鉴定藏品。 新华社发(刘盼 摄)

6月13日,在济南市泉城广场,文物专家正在为市民鉴定书画藏品。 当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各地举办多种多样的免费鉴宝活动,众多收藏爱好者纷纷携“宝”参加。 新华社发(吕传泉 摄)

6月13日,秦腔传承人肖玉玲的学生齐爱云在表演《天女散花唱段》。当日,是我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11名秦腔传承人于6月13日至16日携弟子在西安人民剧院开锣亮嗓,再现秦腔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魅力。这11名传承人为陕西省第一批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吕明发、余巧云、肖玉玲等7人今年被文化部正式列入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新华社记者 陈昌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