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福建援藏队倾心保护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获表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6月19日电(记者逯寒青、叶辉)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日前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国获得这项荣誉的惟一一家非文化单位。

    据福建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陈秋雄介绍,入藏两年来,福建援藏工作队在项目建设中注重挖掘和保护藏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为了保护和弘扬藏东南地区丰富而灿烂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他们利用福建上一批工作队援建的尼洋阁,兴建了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对藏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收集和展示。

    这家博物馆围绕“团结、进步、和谐”的主题,采用实物、文字、绘画、摄影、雕塑、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表现林芝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内涵和文化空间。

    目前,总面积达2728平方米的14个展厅正在进行装饰、布展,将还原、概述、彰显林芝地区多种形态的民族文化,展示“历史的林芝、文化的林芝、民族的林芝、宗教的林芝、自然的林芝”。

    作为目前全国首家在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在本期援藏结束前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同时,福建援藏工作队还与西藏幸福岛公司联合打造了尼洋阁外围景观——藏东南文化遗产博览园。

    据记者了解,林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的城市建设缺乏民族特色,制约了这里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在八一镇的旧城改造中,福建援藏工作队把旅游设施建设与保护、弘扬藏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兴建了集旅游、休闲、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具有浓郁藏东南民族风情的商业文化片区——工布映象。

    此外,在福建省对口支援的工布江达县和米林县,在援藏干部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工布民族服饰和珞巴民族服饰双双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布江达县的援藏干部还帮助建设了藏药制剂中心,开展了不规范藏语社会用字纠正活动,组织编撰了藏语版《工布江达县县志》,完成了错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结地村曲果节、错高更舞等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米林县援藏干部则收集、整理、挖掘珞巴等少数民族的饰品、民间故事、生活习俗、族群关系等资料,编辑出版了书籍,建立了珞巴族文化展览室。朗县援藏干部投入援藏资金,扶持巴尔曲德寺生产传统藏香,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

    林芝地区行署专员卓嘎说,这一系列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和项目,使林芝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增强了藏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关链接
· 广西桂林近百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西藏52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闭幕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周活动在银川启动
· 吉林省向社会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闭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