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心手相连: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访问韩国侧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首尔6月22日电(记者 吴陈 姬新龙)22日,来自中国的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200人结束了访韩行程。从14日开始的9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首尔、清州、庆州、釜山、济州等韩国主要城市。

    中韩两国元首去年成功互访,并就今后两国逐步扩大青少年邀请规模达成一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随后就未来三年的青少年交流计划达成协议,双方同意自2009年起,每年组派400名中国青少年赴韩交流。本次到访的200名青年代表是这项交流计划的第一批成员,来自北京、四川、甘肃、广西等4个省市自治区,涵盖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媒体等各领域。

    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亲身体验了韩国的历史文化,亲眼见证了中韩两国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在密集的交流中,两国年轻人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并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故事。

    心系四川灾区

    在访问过程中,有一个事实不断被提及:去年“5·12”大地震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于5月30日赴四川访问,成为访问中国地震灾区的第一位外国国家元首,带去了韩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真挚的慰问和及时的帮助,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代表团中的四川代表和关于灾区的话题也成为了焦点。

    四川省阿坝州物价局局长张志宏曾任震中汶川县县委副书记,此次赴韩访问也是他从繁重的灾后重建工作中脱身出来,暂时休息放松的好机会。但即使在这样的“假期”中,他也不忘工作。在韩国外交通商部举办的专家讲座上,他向专家询问了有关发展民族工业的问题,希望可以对灾后重建有所帮助。他更精心准备了100多件手工羌绣工艺品“吉祥符”作为纪念品送给参与交流的韩国朋友,并邀请大家亲自到中国、到四川去走走看看。而来自另一个重灾区平武县的县委宣传部长杨彬也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到韩国,“韩国的很多做法,例如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等等,都值得我们在灾后重建中学习”。

    通过交流,她改变了职业理想

    在韩国的9天里,青年代表们和韩国友好组织“未来林”的志愿者们朝夕相处,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在茶余饭后的活动间歇里,彼此交换意见,交流思想。

    来自中国的代表们不仅学会了“你好”、“谢谢”等韩语日常用语和“多少钱”、“便宜点”这些实用词汇,也掌握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青年友好交流”这样的“高难度”词汇。

    而韩国的志愿者也在与中国朋友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大学生李珍收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21岁的李珍收是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系大三学生,此前她的志愿一直是进入一家大公司工作。但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她的理想发生了改变。“我想进入外交通商部,从事与中韩外交相关的工作”,李珍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而在与代表团成员相识的第一天,她还需要借助纸条才能勉强用汉语向代表团成员表达问候和欢迎。

    同唱一首歌

    中韩两国青年间的沟通与交流,既加深了两国青年间的了解和友谊,也夯实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民意基础。

    19日,细心的韩方组织者为当天过生日的两名中国青年代表操小卫和曹曦举行庆祝活动。在大巴车上,大家齐声用中韩双语为他们唱了生日歌。曹曦说:“我非常感动,这个生日终身难忘。”21日晚,韩方在济州岛为代表团举办了欢送晚宴。晚宴上,大家纷纷发挥自己的特长,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代表团成员和两名韩国志愿者还合唱了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主题歌“Hand in Hand(手拉手)”。策划这个节目的代表团成员陈向东说:“这首歌曲很好地表达了中韩两国青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不分彼此的感受。”

    正如代表团团长张庭延在告别晚宴上致辞时所说,代表团此次访问为夯实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关链接
· 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抵达首尔 开始友好访问
· 友谊之树生机盎然—胡锦涛出席中韩青年植树活动
· 中韩两国总理共同会见中韩青年代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