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农业科技强化联合协作为夏粮增产提供强大支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农业科技强化联合协作为夏粮增产提供强大支撑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董峻)全国夏粮已获丰收,实现了连续第6年增产。在先后经受北方主产区特大旱灾、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多次强降温和病虫害严重发生等多重灾害的严峻考验后,沉甸甸的丰收实属来之不易。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夏粮丰收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强大支撑。

    面对去冬今春的严重干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入户专家及时编写了适合不同麦区21类、30万张小麦抗旱应急技术和春季田间管理科技服务明白纸;各地专家及时分析旱情、制订技术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巡回指导、开展培训服务。

    据统计,仅抗旱期间8个严重干旱省份就累计下派农业专家指导组4160个,深入一线抗旱的专家和技术人员27.5万人次,培训农民1967万人,投入农业抗旱人数3165万人。

    粮食高产离不开好的品种。近年来,一大批高产、抗逆性强的粮食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至2009年,农业部遴选推介了100个主导品种,带动地方遴选和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使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

    科学的种植方式对提高单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入户体系,针对不同的生态麦区和不同的小麦品质类型组装了简化易行的栽培技术体系,通过耕地养分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小麦高产栽培的水肥高效利用综合的主推技术,实现了良种和良法的配套。

    此外,通过建立地市级试验示范基地、县级示范场、乡镇示范片和科技示范户四级联动示范体系,让推广人员不出县乡,广大农民不出村组,就能看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加快了示范推广的速度。

    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国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系统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协作与联合,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高产攻关,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新格局正在形成。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生产的过程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机制逐渐形成。

    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在不打破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实行各级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和科技人员的大联合、大协作,围绕重点任务研发、前瞻性研究、基础性工作和应急性任务,开展联合攻关,建立“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的产业需求导向科技工作机制。

    目前,这一体系已实施了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50个,聘用首席科学家50人,岗位专家945人,综合试验站站长970人。这一体系还促进了科研与推广的对接,集聚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科技转化、农技推广的强大合力。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培育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户为核心,农业部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通道,全面提高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农业部今年组织了5000名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专家、10万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在全国750个县培育了75万名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500万周边农户,一大批粮食高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得到推广。

 
 
 相关链接
· 山东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行动确保夏收进展顺利
· 全国夏收小麦丰收已成定局将首次连续第六年增产
· 农发行将投放1500亿元支持夏收 已到位1000亿元
· 陕西夏收期间将组织2.2万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