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针对目前我国个别地方已出现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的发展变化趋势,我国各地全力以赴,积极采取措施,开展科学防控工作,严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学校和社区暴发。
黑龙江:六项措施强化社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
黑龙江省卫生厅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范围从目前的应急监控转入常态监控,并重点严防疫情在社区传播,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强化社区防控措施,切实做好社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长期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思想准备,宣传动员社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控,确保社区内不发生重大疫情流行。二是落实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要划片分区,责任到人。三是开展培训。组织开展有关传染病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积极配合防控部门加强疫情监测和及时报告。四是做好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内有关归国入境人员(含留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活动信息,加强流动人口集聚点、托幼机构、学校、建设工地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排查和监测。五是加强隔离观察。定期对责任区内需要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的社区居民进行随访。六是完善机制科学防控。确保社区联防联控工作信息畅通、工作有序、密切协作。(记者王春雨)
四川:构筑甲型H1N1流感社区暴发“防火墙”
为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扩散和蔓延,四川省日前出台了《四川省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决定采取以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缓疫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
根据要求,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时,四川将限制或减少不必要的公众集会和旅游等活动,必要时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工场停工等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发生甲型H1N1流感社区流行时,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还将采取娱乐场所停业,取消或推迟群众大型集会等措施。
为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学校暴发,四川省还要求学校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及时安排就医并向教育、卫生部门报告。学校还要加强晨检工作,增加午间健康检查,每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生健康信息。(记者叶建平)
湖南:开展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
湖南针对近期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输入性二代病例不断出现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和校园暴发疫情。
5月下旬,湖南大学制定防控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目前,学校已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全员培训,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同时,指导督促全校各单位卫生消毒及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做好了有关人群(返校师生)的医学检测与预防工作,发热分诊、发热门诊加强了对流感样发热病人的检查,特别是对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排查。学校还采购了部分防控物资、药品,储备了适量的个人防护用品。
连日来,邵阳市的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技术水平。同时,对有代表性的社区,开展了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基层工作人 员应对社区暴发疫情的综合处置能力。(记者黄兴华)
上海: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应对疫情
上海市积极制定工作方案,有效防控疫情在社区的传播、暴发和流行。要求各区县建立和完善辖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的防控意识和责任;强化对疫情的监测;加强对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做好社区防控物资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应对疫情。
根据拟定的工作方案,一旦在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中出现甲型H1N1流感可疑病例或可疑聚集性病例,任何个人和单位均有责任立即向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社区应组织居委会设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热线电话。如果疫情在社区暴发后,启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启用红外体温监测系统,加强预检分诊措施等。如果发生疫情流行,对病例采取分类诊治和管理,成立相应的志愿者队伍等。(记者仇逸)
河北:实施社区、学校疫情“主动搜索”制度
河北高度重视社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区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实施了疫情“主动搜索”制度。
河北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辖区的社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区域主动搜索疫情,指导和督促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一旦在学校、托幼机构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蔓延。
据介绍,河北省在防治疫情上以“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应对疫情变化”为重点,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把专业防控与群防群控结合起来,形成防控合力。动员社区、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和广大群众,督促从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回国返冀人员自行实施7天居家观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防病措施上,由学校、托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晨检,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相关信息的登记与追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落实教室、宿舍等学生聚集地的通风、消毒等措施,改善学校环境卫生面貌。(记者杨守勇、王昆)


卫生部29日介绍我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况

6月22日,两名医护人员走出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这里收治了12名石排镇中心小学学生。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根据疫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通过采取依法管理、严格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扩大流感监测网络和哨点医院、加强患者救治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快疫苗和药物研发生产工作、积极开展与WHO及有关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强新闻宣传和健康教育、及时透明地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详细>>>
我国专门为学校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发生流感疫情的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校园(6月20日摄)。记者从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最新获悉,6月19日确诊的石排镇中心小学首批6名学生有望很快出院,目前正在等待最后的检测结果出来。6月21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共报告3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东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控疫情扩散,包括对该校实施停课7天,对密切接触者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石排镇所有学校进一步加强晨检和午检制度,凡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劝其离校就医,学校逐一登记缺勤的学生,查明缺勤原因等。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教育部、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并于22日印发有关单位,要求各地各高校认真遵照执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方案首先明确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以及各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并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作出明文规定,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联防联控工作格局。详细>>>
教育部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暑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

图表:学校和幼儿园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新华社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要求,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传播,切实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各项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使之常态化和程序化。同时,要针对暑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做好暑期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详细>>>
卫生部发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

图表:甲型H1N1流感社区暴发的社区防控措施 新华社发
自2009年4月下旬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蔓延。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持续增加,并出现了二代病例,发生社区暴发流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为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各地遵照试行。详细>>>
卫生部质检总局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新闻发布会

6月13日,海口市新港码头的工作人员在调试体温检测设备。6月12日晚,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被诊断为海南省首例确诊病例。海南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全面追踪密切接触人员,并对重点区域群众进行疫病防御知识宣传。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外方输入、内防扩散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方针,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在口岸环节采取了一系列严密、严谨、有效的防控措施。严密,我们总结就是四个“逐一”:实行对所有入境人员逐一实行填报健康生命卡;逐一核对填报健康信息;逐一检查体温;逐一进行医学巡查。所谓严谨,就是全面关注我入境人员的健康信息,积极排查密切接触。从4月25日到昨天下午的6点,全国共查验入境人员2743.5万人,发现有发热症状并移送当地卫生部门的入境人员一共6758人,确诊病例是228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