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保增长 科学务实谋长远
——湖北经济打牢基础逆势前行
新华社武汉7月2日电(记者冯诚、李鹏翔)湖北进入火热的7月。
筹划多年,投资150亿元的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即将全面实施。“一舟摇行武昌”、人水相谐的环境将会出现在市民眼前。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四条城际铁路也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半小时交通圈”将大大方便百姓出行。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湖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当前困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经济的整体素质、发展后劲和抗御风险能力,打牢经济增长的基础。目前,湖北经济逐月回暖,逆势前行,前5月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左右。
狠抓项目带动,完善“两圈一带”战略,千方百计保增长
湖北在区位上承东启西,既有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又具备交通便利、科教实力强、工业基础完备的优势。随着中央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集中实施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中部地区“板块效应”日益凸现,为湖北带来了“弯道超越”、提档进位的机遇。
“弯道”阶段,机遇稍纵即逝。湖北见事较早、出手较快、措施较准。去年11月,湖北出台《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统筹使用今明两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各级财政性资金15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多亿元,其中,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6900亿元。
大项目将成为拉动湖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未来三年,湖北全省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工程、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将全面推进,估算总投资6022亿元。
为了管好用好新增投资,湖北成立了由省纪委牵头的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6个检查组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
狠抓项目的同时,湖北各地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发展、保后劲的理念。湖北省政府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在武钢集团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并组织企业现场采购,促进“武钢鄂用”。在襄樊,31名市领导每人都联系2家重点企业,随时帮企业排忧解难。
金融危机没有动摇湖北既定的“两圈一带”科学发展战略。
湖北抓住“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今年投入800亿元,着力推进土地、节能、环保、科技等九大体制机制创新。与此同时,全面启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两圈一带”战略使湖北区域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了从“点、线”向“面、圈”层次的飞跃,它将进一步发挥湖北综合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活各种资源,形成湖北发展的新动力源和新支撑点。
主攻结构调整,夯实三农根基,让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牢固
保增长,不是保落后,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面对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湖北将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对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制定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八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力争到明年,有七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
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湖北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控制力强、利润空间大等优势确保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抗压”能力,一季度高新区业绩飘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3%。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最近到东湖高新区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加快电子信息、生物、环保新能源、消费类电子等五大新技术产业发展,决定举全省之力,强化政策扶持,力争到2013年东湖高新区总收入超5000亿元,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湖北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小造纸、小水泥、小印染等高污染“九小”的关停并转专项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全省安排投资150亿元,加强对三峡库区、汉江、洪湖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今年湖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控制在57.69万吨和65.24万吨以下,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计划。
“三农”是夯实发展基础的重中之重。湖北今年确保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200万亩,抓好6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和75万亩低产林改造,确保全年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同时,湖北采取改革创新、引入市场机制和试验示范方式,全面建设全国最大跨行政区的仙洪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
群众冷暖挂心上,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居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将今年6月定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月”,各地提供岗位信息12万个,免费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代理等全方位服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湖北把稳定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采取组织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帮助困难企业保岗、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项措施,计划今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目前,已有90万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5万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2万就业困难人员顺利上岗。
湖北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自今年起,全省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10元,惠及全省236.5万企业退休人员。另外,武汉市提高了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比例,将门诊重症和慢性病病种从3种扩大到12种,减轻了个人医疗负担。
鄂州连家湾廉租房小区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鄂州市房管局局长柯友如表示,今年鄂州将建成1643套廉租房,是去年的10倍。“新开工廉租房200万平方米”是湖北省政府承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已与各地签订了责任状。
今明两年,湖北还将筹集500亿元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湖北省委认为,要坚持把提振信心作为战胜困难的动力之源,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办法,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战胜当前困难和挑战的坚强保证,推动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目前,湖北“两夏”作物丰收在望,早稻中稻播种面积扩大,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全省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全社会投资增长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