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发展增势强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16日电(记者汪延、葛如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高于1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20%以上,新增就业2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创近年来新高……这一组组逆势飘红的数据,是安徽省今年上半年保增长、保企业、保民生交出的答卷。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安徽省全力以赴保增长、保企业、保民生。从去年10月31日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4条政策措施开始,安徽连续制定了十多项政策措施,涉及企业减负、扩大消费、鼓励进口、改善金融服务、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就业等方面。经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一季度,安徽省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较快下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预计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外资、城镇居民收入、就业等指标实现了明显回升,经济增长亮点频现,总体好于预期。

    工业化加快的趋势不改,是推动安徽经济持续向好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27.4亿元,增长16.2%。全省37个工业行业中有35个保持增长。安徽省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403.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7%。新开工项目317个,占年度计划的61.1%,宁宜城际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合肥新桥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随着针对中小企业减负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安徽小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安徽工业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小企业增加值增长32.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5%。

    城乡消费市场持续走旺,显示出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正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0.4亿元,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以上。城乡市场均较为活跃,其中农村市场增长19%。

    以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加速为契机,安徽努力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皖北六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26.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9.7%,增幅高于全省11.5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42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42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35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皖北及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对安徽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安徽还把保城乡就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今年以来,安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农民工就业情况好于预期,截至5月底,有602万名农民工外出务工,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97.4%。高校毕业生签约率75%,与去年基本持平。

 
 
 相关链接
· 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在黄山市出席安徽旅游推介会
· 安徽沿淮受涝地区完成排涝 恢复工作正全面展开
· 安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联手闯市场
· 安徽将加强对城市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综合整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