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伟人故里韶山:“红色旅游”推动“山乡巨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9月4日,游客在韶山瞻仰毛泽东铜像。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湖南韶山,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里,千百万人向往的革命圣地。1949年,这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山村;如今的韶山发生了巨大变化,“红色旅游”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

    1986年,以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滴水洞等名胜的全面开放为契机,“红色旅游”走入韶山寻常百姓家,成为伟人故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动机。

    1987年,曾经和毛泽东合过一张影的韶山人汤瑞仁在毛泽东故居对面开了第一家“毛家饭店”。从此,韶山人自己开的400多家饭店,数以百计的宾馆、旅游纪念品店和旅行社如雨后春笋,成为“红色圣地”的独特风景。

    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雕塑大师刘开渠等以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为原型,创作了被视为领袖人物铜像经典之作的毛泽东铜像,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韶山包括公路、清洁饮用水等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1997年,韶山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小康村,现在更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等,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湖南省和湘潭市平均水平,韶山人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液化石油气,盖起了楼房,很多村民开上了私家车。

    2008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之际,包括韶山高速公路、毛泽东广场改扩建和铜像移位、毛泽东遗物馆等在内的“韶山一号工程”主体竣工,韶山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如今,韶山市年游客量达到300多万人次,农民实际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2008年旅游总收入约为6.8亿元。今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韶山共接待游客22.87万人次,同比增长298%。预计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将再创新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韶山发展的脚步坚实有力。“把伟人家乡建设成为红色圣地、发展热土、和谐典范,全力打造一个生态、文明、小康、和谐的新韶山”已成为伟人乡邻们共同的心愿,他们也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着。

    上图为1950年拍摄的韶山冲毛泽东故居(资料照片);下图为2009年9月4日,中外游客在毛泽东故居瞻仰参观(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9月4日,韶山的农民在稻田上收割。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9月4日,游客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前合影。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远眺韶山的村民小楼和田野(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2009年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火爆 游客同比大幅增长
· 延安创新旅游市场化经营思路提高红色旅游吸引力
· 江西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 浙江:“红色旅游”逆势飘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