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8日电(记者刘宏鹏)8日的乌鲁木齐秋高气爽。记者在街头看到,警方放松了交通管制,市民出行增多。除个别路段外,首府市区交通基本恢复正常。
乌鲁木齐是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城市。8日12时起,记者乘车由南向北依次路过北京路、友好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看到执行交通管制的武警驻守在路口,车辆通行无阻。
在各主要路口,武警战士同时履行“宣传队”职责。警车的高音喇叭里不停播放着依法惩治“扎针”犯罪分子的通告,要求市民“擦亮眼睛、保持清醒、不要上当”“不信谣、不围观、不滞留、不聚集”,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记者在友好路与克拉玛依西路交叉口等红灯时,一位车体上涂有“雷锋车队”的出租车师傅告诉记者,他跑了一上午车,除见到个别地方标明“限公交车与出租车通行”外,没见到更多实施交通管制的路段。这位出租车师傅说:“生意不错。不过,道路比平时要稍微堵一些。”
在102、103路公共汽车上,记者看到司机后面的座位和车厢最后排座位上,各坐着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安全保卫人员。因为不是上班高峰期,车厢中不算拥挤,但座位基本上被坐满。
小西门、大西门、南门等地构成了首府最繁华的商圈。记者看到店铺都在开门营业,顾客比前些日子明显增多。在美特斯邦威等一些服装店,商家还在门楣上挂起了鲜红的国旗;家住光明路的杨先生说,红山路早市恢复得与平时差不多了:“样样菜都有,羊肉、西红柿、辣椒也都没有涨价”。
从事金融工作的市民黄一飞说,前几日的交通管制虽然给大家出行带来不便,但却是让首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措施,大家都很理解。政府强有力的措施,正在消除“针扎”事件给市民带来的恐慌。
13时许,记者驱车驶上贯穿全城的河滩快速路。和往常相似,河滩路上车辆很多。除了河滩路与苏州路立交桥交汇处因施工有些堵车外,绝大部分路段,车辆都能以60至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快速通过。


9月8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护人员为一名怀疑自己被针扎的男孩(左)清理伤口。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新疆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针扎事件”营造稳定环境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8日电 为消除“针扎事件”产生的恐慌气氛、恢复社会秩序,连日来新疆多个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信息透明度、加强安保力量、最大限度地提供就诊条件等,努力为乌鲁木齐市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9月2日、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连续召开两场关于“针扎事件”的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乌鲁木齐“针扎”案件的相关情况。同时,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的专家解读了当前“针扎”病例分析结果,排除了中毒、感染病毒及死亡病例。详细>>>
新疆规定9月8日起购买重点危险化学品须实名登记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8日电(贺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监局、公安厅、工商局联合发出通告,规定自9月8日起,对购买重点危险化学品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以进一步加强重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通告指出,凡无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准购证的,任何单位不得对其销售重点危险化学品或剧毒化学品。 详细>>>
新疆选派7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群众工作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6日电 为切实维护乌鲁木齐社会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6日召开干部大会,选派厅级以上干部100名、处级以上干部500名,与乌鲁木齐市直属机关、区、县及街道社区的近7000名党员干部混合编组,组成若干个工作队,深入乌鲁木齐市110余个街道社区,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
参加基层工作队的干部普遍表示,肩负的任务是迫切而意义重大的,他们将深入社区、深入群众,面对面开展工作,讲明民族分裂分子制造恐怖气氛、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险恶用心,努力使广大群众坚信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增强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