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部门将抓紧研究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赵超)记者10日从在京举行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有关部门将抓紧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据了解,实施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后,我国将形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各设站单位发挥人才培养使用主体作用的工作格局。
这项改革实施后,有关部门将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在站管理,规范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奖励惩处,坚持严进严出;提高培养质量,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211”工程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有效载体,加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力度,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和学术交流工作。
此外,我国还将加大资助力度,做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和特别资助。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500多万人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赵超)记者10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到4500多万人。
据了解,在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中,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达到2800万人,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4倍。非公有经济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人才从零开始,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在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中,有两院院士1378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30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6.1万人,留学回国人员39万多人,在岗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6.3万人。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据统计,2007年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人数的75.4%,高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9.5%,中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36.7%。
据介绍,今后几年我国还将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到201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数有望达到6800万人。
我国将构建高级专家培养选拔制度体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赵超)10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透露,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以增强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高级专家培养选拔制度体系。
尹蔚民同时表示,有关部门还将研究制定改进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方案,严格选拔条件,改进评选办法,提高特殊津贴标准,强化考核激励,实行动态管理。此外,还将恢复和完善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制度,开展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的中青年创新型领军人才。
据介绍,今后我国将采取有效措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重点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领衔和带动作用,促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