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4日电(记者 曹妍、杨三军)为在更大程度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优化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四川省14日起面向全国公开选拔79名县级领导干部。其中,地震重灾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招考职位居多。
2007年,四川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次四川再次把公选视野投向全国,并把资历条件适当放宽。报考人员既可以是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内”干部,也可以是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的优秀人才。在年龄要求上,报考副县级领导职位的年龄应在42周岁以下,报考正县级领导职位的年龄应在45周岁以下。
这次公选的最大特色是实行“五个统筹”,即省上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命题和测试、统一程序、统一公布结果,各市州具体组织实施,按干部管理权限考察任用。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这种统筹方式是对传统“零星公选”“分散公选”的重大改革,能够有效整合组织资源,降低公选成本,提高公选质量。
据了解,四川此次公选更加注重针对公选职位特征分类设置资格条件,注重选任适合岗位要求的专业型领导干部。公选涵盖18个市(州)的79个县处级职位,有近一半的职位设定为紧缺专业,包括规划、疾病防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财政金融等,其中,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人才需求量较大,招考职位超过招考总数的三分之一。
本次统筹公选工作将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2”模式。“3”即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2”即满意度考评、实绩考评,并特别规定满意度考评时,凡民主测评赞成票不过半者,直接淘汰。据介绍,这种模式既有利于解决公选干部“高分低能”的问题,也能有效体现群众公认,确保选用人员政治过硬、品德优良、作风正派,避免“带病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