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8日电(记者许茹、侯大伟)四川计划修复10.7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以弥合汶川特大地震对大熊猫生存环境的创伤。
18日,四川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根据“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计划”的需要,四川省有关的地震灾区共计划了6亿余元修复项目资金,其中4.98亿元已经获得批复,1.41亿元已经实际到位。
据了解,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共造成近6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和近2000公顷大熊猫潜在栖息地毁损。四川省计划在修复这些被损毁的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基础上,还将新增4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并专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野生大熊猫打通一条“交配走廊”。
四川省是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和现代分布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在四川177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上共有1206只野生大熊猫悠然地生活着,四川所拥有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及其栖息地面积占全国总数近八成。四川省政府称,10万余公顷“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计划”完成后,全省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将较震前增加2.3%,野生大熊猫数量也将稳定在震前水平。
此外,为了在实施“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计划”同时加大大熊猫保护力度,四川省还将采取五大配套措施:一、充实大熊猫保护管理队伍,加强对地震毁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二、加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营造技术、大熊猫种群迁移和遗传基因交流、大熊猫野化放归与小种群复壮、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等科学研究;三、加大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态监测以及灾后重建工程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专题监测的力度;四、协调灾后重建大项目与大熊猫保护的关系,尽可能降低对大熊猫保护的负面影响;五、推进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地方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