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各地群众举行各种活动喜迎中秋佳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10月3日,小朋友在北京东岳庙观看“兔爷”。当日是中秋佳节,北京东岳庙内各式各样的“兔爷”吸引了不少游客,销售火爆。“兔爷”是北京的传统玩具,北京人素有请“兔爷”请平安、送“兔爷”送吉祥的传统风俗。新华社发(樊甲山 摄) 

全国4.5万名群众中秋节汇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唐召明)10月3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4﹒5万名各界群众汇聚北京天安门广场,以观看升国旗仪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喜迎中秋佳节。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红旗漫卷,鲜花竞放。广场两侧所展示的各省区市彩车和象征56个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擎天大柱华丽夺目,蔚为壮观。

    6时12分许,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不约而同地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五星红旗,已经成为每天清晨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据了解,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到2008年,到天安门观看升(降)旗仪式的全国各地群众总人数已近2亿人次。通常“十一”当天,观看升旗的游客超过20万人。今天虽然过了“十一”,但游客仍是不减。

    当日1时多,第一个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是从山东来的李军一家人。李军告诉记者,2日晚他们一家人在前门大栅栏游玩后,为了占个好位置,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他说:“这次全家人虽看了‘国庆’电视报道,但为了感受现场气氛和祝福新中国生日,全家人特意选择来这里看升旗。”

    记者注意到,等待看升旗的人中八成是学生。记者询问了30多名游客,很多人表示,从报纸和互联网上已得知“十一”头两天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不对社会开放,所以安排在今天来现场看升旗,顺便看看参加庆典的彩车,可以在自己家乡的彩车前拍照留念。

    许多游客说:“在国旗下,感受新中国60年来的巨大变化,感觉真切又自豪。”

    10月3日,海南东环铁路的建设者正在紧张工作。当日是中秋节,海南省东环铁路工地上的工人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据介绍,东环铁路的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完工,预计明年年底建成通车。东环铁路北起海口站,沿途经过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陵水黎族自治县最后到达终点三亚市,线路全长308公里。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明月有光人有情——一位农民工的中秋节生活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日电(记者柴海亮)塞上中秋的清晨,气爽天冷,工友们还猫在暖暖的被窝里,陈红卫却早早地来到建筑工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出来打工,就是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过不过节并不重要。”在即将竣工的呼和浩特市某大厦下,穿着蓝绿色工作服的陈红卫独自一人在挥锹铲土。他本来是工地上的木工,国庆节期间木工活少,为了不让自己闲着,中秋节前一天,他要了一个临时活儿——平整一块用于堆卸水泥的场地。这意味着,这一天,别人休息时,他还能拿到80元的工资。

    来自河南省西华县李大庄乡江塘村的陈红卫只有34岁,但他的容貌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成熟”很多。常年在外闯荡打工的生活,把辛劳过早地刻在了他的脸上。

    “家里有62岁的老母亲,一个12岁的儿子,还有一个2个半月大的女儿。”陈红卫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家人,“中秋节,最想他们了!”

    “昨天晚上老婆和我通电话说,今天晚上家里要吃饺子,我的心就飞回去了,晚上做梦都和家里人在一起。”

    说起女儿,陈红卫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每次打电话,我都要让老婆给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因为她还不会说话嘛!”他一边说话,一边满身找他女儿的照片。“唉!落在宿舍了!”

    为了省钱,陈红卫停了手机,每次跑到公用电话亭打每分钟2毛钱的长途电话。

    “中秋节,想家是人之常情,但我并不感到孤独。”陈红卫说,为了给农民工过一个好节,最近几天工地给农民工改善了伙食,每天增加两个月饼和两个苹果,工棚里还安装了数字电视。“今天晚饭,工地食堂还给我们炖鸡腿吃。”说到这,他又一次开心地笑了。

    “今晚我们老乡还要在一起聚会。”在这个工地上,有陈红卫的30多个老乡。就在记者采访他时,几个过路的工人向他打招呼:“红卫,晚上一起喝酒啊!”“陈哥,晚上玩牌!”……

    “过节不在乎吃什么,玩什么,重要的是感觉一种温暖。”陈红卫说。

别样的中秋 同样的“团圆”——四川地震灾区中秋节掠影

    新华社成都10月3日电(记者叶建平、吴晓颖、曹妍)3日,曾经饱受大地震灾害蹂躏的四川灾区迎来了震后第二个中秋节。经过一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幢幢房屋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里马达轰鸣、一间间校舍里书声琅琅……一座美好的新家园正悄然而生。

    今年的中秋节,灾区群众、援建工作者、震后孤儿将如何度过?对未来生活他们有何企盼?记者深入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受灾群众:“生活就像中秋月,美美满满”

    炖鸡汤、回锅肉、大麻花……3日中午,都江堰大观镇茶坪村三组56岁村民杨廷松一家三代围坐在自家院子里,品尝着丰盛的“中秋大餐”。

    杨廷松抿了口酒,嚼着麻花,喜滋滋地望着自家刚建好的“小洋楼”,哼起了小曲。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杨廷松的家变成了废墟瓦砾。所幸的是,家中无人伤亡。

    提及去年中秋,杨廷松说:“房子垮了,东西没了,哪有心思过节,就盼着能早日住进新房。”说话间,杨廷松给5岁的孙女夹了一只热气腾腾的大鸡腿。“上个月,房子终于装修好了。一家人在新房里过节,太安逸了!”

    震后,为解决群众建房资金难,都江堰市将灾后重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推出了“联建”政策。杨廷松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他的新房由城里居民出钱、他出地“联建”而成。房子建成后,杨廷松从一楼腾了间屋子卖杂货。

    “在家开个小店,比出去打工轻松多了!”谈及这份新工作,杨廷松笑得合不拢嘴,“如今的生活呀,就像那中秋的月亮,美美满满,而且今后肯定还会越来越好!”

    杨廷松的家是四川农村灾区的一个缩影。今年中秋,农村灾区群众大都在自家新房中欢度佳节。据统计,截至目前,四川灾区已建成永久性农房123.89万户,占需重建的97.1%。

    重组家庭:“我又找回了家的感觉”

    中秋佳节,月圆人全。今年的中秋,对于重组家庭后的曹代成来说,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

    54岁的曹代成是极重灾区绵竹市广济镇仁贤社区居委会主任。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夺走了他的母亲、妻子和孙子。震后的曹代成,白天为灾后重建忙碌;而每当深夜来临时,想起妻子、母亲,泪水都会夺眶而出。

    去年5月22日,曹代成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形象被“搬”上了银屏,感动了中国,也成就了一份情缘。

    曹代成现在的妻子刘小琳是达州某化工厂的一名退休干部。在电视里,她看到曹代成为灾区群众奔波忙碌的身影后,被深深感动,两人开始书信往来。去年12月16日,两颗心终于碰撞出了火花,两人在广济镇登记结婚。

    结婚后,刘小琳和曹代成夫妇居住在灾区板房里。中秋佳节,记者在曹代成家中看到,房屋虽然简陋,但细心的刘小琳将它打理得干净而整洁。崭新艳丽的床单,配上那喜庆的一对抱枕,让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温馨。

    “这里的生活条件可艰苦多了,煮饭烧蜂窝煤,洗澡要自己烧水,连厕所都是公用的……”刘小琳直言不讳,“不过,只要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每天看着老曹为群众办事的样子,感觉很幸福!”

    今年的中秋,也是曹代成和刘小琳结识一周年的日子。由于曹代成假期值班走不开,刘小琳2日还替他给逝去的母亲、前妻和孙子上了坟,给他们“捎”去了月饼和柿子。

    中秋节当日,刘小琳的儿子专程从达州赶到绵竹,一家人在城里的饭馆里吃了一顿团圆饭。“有了她,家里的事不用我再操心了,可以专心地搞灾后重建。”曹代成说,“今年中秋,一家人大团圆,我又找回了家的感觉。”

    援建工作人员:“建好灾区,争取明年回家过节”

    虽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25岁的北京援建工作人员范铮铮早早就起床了。因为援建的市政道路——横四路当日开始浇铸混凝土,他要负责技术质量监督。

    当日,是范铮铮第二次在灾区过中秋,也是他平生第二次没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

    范铮铮是去年7月来到灾区的,今年春节时曾回过一次家。“刚到灾区时不太适应,心里特别想家。去年中秋节,我给爸妈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的。”说到这里,范铮铮脸红了。“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灾区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嘛。”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中秋节,范铮铮也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所不同的是,今年中秋节,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什邡市委宣传部委托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给他父母拍摄了一段祝福视频。

    视频是在极重灾区红白镇镇政府会议室里播放的。中午时分,红白镇干部群众正和援建工作人员开茶话会,突然屏幕上放出了范铮铮家里的场景,他父母说道:“铮铮,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公司还给我们送了月饼。你一定要把灾区当成自己家,在哪过中秋都是一样的。希望你能帮四川人民快点修好道路,让他们出行更顺畅!”

    铮铮父母的言语也道出了无数援建工作人员家属的心声。北京市政二公司援建项目经理刘峰的妻子给她发来了短信:“老公你去四川援建已经一年多时间,这段时间你们都很辛苦,平时工作那么累,我也帮不了你。但我会把家照顾好,照顾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

    “看到短信很感动,也很内疚,两年中秋节都是她一个人在北京过的。”谈到中秋心愿,刘峰说:“就是希望能早日把灾区建好,争取明年回家和老婆、孩子一起过中秋!”

    震后孤儿:“又可以吃到代阿姨的青椒炒肉了”

    震后孤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四川震后孤儿安置基地“安康家园”,那里显得格外冷清,小学部里只剩下15岁的蒋洪军和14岁的曾东。

    “孩子们有的被亲属接走了,有的被他们的‘安康妈妈’带回家过节去了。”园长胡源忠说:“蒋洪军他们的‘安康妈妈’今天晚上也要来接他们回家。”

    2008年8月,在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帮助下,山东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资1.1亿元,在成都市双流县建成了1所“安康家园”、1所新棠湖小学、扩建了九江中学。

    曾东很调皮,记者跟着他走进了寝室,被子方方正正地摆在床头,床上靠墙立着一本漫画书。“那是代何姨送给我的,我可喜欢这本书了,每天睡觉前都要看一会儿。”曾东说。

    曾东口中的代阿姨就是他和蒋洪军的“安康妈妈”。“代阿姨今天晚上会来接我们回家。明天她答应要带我们去公园玩。而且,代阿姨炒的菜可好吃了,明天我又可以吃到她做的青椒炒肉了。”曾东咽了咽口水。

    在“安康家园”,记者遇到了北大六院儿童青少年科的夏卫萍。作为震后孤儿心理重建工作组成员,她已经在“安康家园”待了10多天,为孩子们做心理筛查、疏导和干预。

    “震后通过持续的心理辅导,孩子们的心理阴影正逐渐消退。”夏卫萍说:“震后孤儿,是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群体。”

四川地震灾区200多名羌族少年长春过中秋

    新华社长春10月3日电(记者张颖、姚湜)3日,200余名从四川茂县到吉林省长春市读书的羌族少年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校方还专门为88名羌族少年集体举行了盛大的生日会。

    3日下午,在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音乐厅内,200余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羌族少年在校方的组织下举行了庆中秋联欢会。舞蹈《雪域娇子》、歌曲《映山红》、诗朗诵《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的中国》等一个个精彩演出,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关怀的感恩之情。

    记者看到,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其中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88名羌族少年集体过生日环节。一个由长春市“百年老字号”鼎丰真食品店为他们精心制作的3层1米多高的大蛋糕摆在过生日同学的面前,在点点烛光中,在羌族的生日歌、《祝酒歌》中,几位过生日的同学代表来为大家切蛋糕。在一阵阵掌声中,笑声中,穿着民族服装的同学们围着蛋糕跳起了欢快的羌族舞蹈。

    据校方介绍,此次是为在4月到10月之间出生的同学集体过生日,选择“双节”举办生日会,让他们的生日更有意义。羌族女孩王艳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我觉得很高兴,这是我13年来过的最幸福最快乐的生日,会让我牢记一生。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国庆节前,吉林省慈善总会和长春市鼎丰真食品店就早早为孩子们送来了月饼和节日祝福,校方还专门为孩子们添置了新衣服,并准备了丰富的节日食品以及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来抚慰孩子们的思乡之情。

    200多名羌族少年于2008年秋季学期开学时从四川地震灾区来到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读书,他们将在该校免费完成初中学业,衣、食、住、学的所有费用均由校方承担。

香港市民兴高采烈过中秋

    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张雅诗)中秋时节,人月两圆。一向重视中秋节的香港人,早已做好过节准备;从选购贺礼、花灯,到张罗亲友间的饭局聚会,均花尽心思,务求让一家老少热烈庆祝一番,过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

    中秋期间,香港各大超市的显眼位置和菜市场的水果摊档都摆满了过节佳品,琳琅满目。除了各式月饼、洋酒,还有柚子、柿子、芋头等时令果品,供顾客选购。传统纸扎用品店铺也换上了新装,在店内挂起了五彩缤纷的灯笼:传统的有兔子、杨桃、飞马和金鱼等造型,新款的则有寓意和平的鸽子和胖嘟嘟的小熊。

    位于湾仔一家纸扎用品店的店员说,今年很早就有人来选购花灯,“新推出的小熊造型最好卖,而采用布料制造的灯笼也大受欢迎。”

    香港不少酒楼连日来晚市火爆,坐满了过节的市民。赵先生一家趁着节日出来吃饭庆祝。他说,“每逢过节,我们家都出来好好吃一顿,今年适逢60年国庆,气氛比往年热闹。”

    港岛维多利亚公园多年来都是不少香港人中秋必到的赏月胜地,不论是迎月、赏月、追月,公园每个角落都挤满了人。市民在晚饭后扶老携幼到公园凑热闹,大人吃着月饼谈天说地、孩子提着灯笼追逐玩耍,场面温馨热闹。

    此外,每年农历8月14日至16日晚上,铜锣湾大坑居民舞火龙也是香港的中秋特色传统活动。一条长达数十米、由线香制成的蜿蜒曲折的火龙,经过大坑区莲花街、浣沙街等一带,沿途吸引不少游人观看,场面欢腾壮观。

彩灯璀璨照香江 中秋佳节气氛浓

    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张雅诗)3日是中秋节,一轮明月高挂香港上空,市民出外赏月过节的兴致高涨。特区政府康乐文化事务署在各区举办的彩灯会及彩灯展览成了节日活动的焦点。

    3场彩灯会,从10月2日的中秋迎月夜起,一连3日分别在新界天水围公园、港岛维多利亚公园,以及新界沙田公园举行。设置在各彩灯会上的彩灯则从9月30日至10月4日供游人观赏。

    3日晚举行的维多利亚公园彩灯会处处欢声笑语。彩灯会节目精彩纷呈,既有来自云南民族歌舞剧团献上热情奔放的民族舞步、河北杂技团带来精彩的杂技表演,也有本地金曲献唱、猜灯谜、粤剧表演、摊位游戏等环节,为灯会增添不少节日气氛。

    彩灯会的主角——彩灯,化身为各种形态展现在游人面前。各具特色的彩灯造型让人目不暇接,它们在月光银影下发出的光芒分外绚烂。在维园展出的大型彩灯组名为“共创新生”,以中国传统哲学“易经”为主要创意。

    天水围公园的彩灯,配合了公园的特色水池设计和园林布局,其中孔雀灯组象征如意吉祥,鳌鱼灯组寓意鳌头独占,事事如意;沙田公园则展出以中国民族和东亚运动会参与国家及地区的人物做造型的彩灯。

    相比各区彩灯会,坐落于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上的大型彩灯展览“东亚携手创传奇”,有着别样的吸引力。灯会以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东仔”和“亚妹”不同的运动造型为中心,展现9个参赛国家及地区的地理特色和民族文化,并展现东亚运动会的精神:团结、和谐、友谊、潜能,建设更美好和平的世界。

    走进西九龙海滨长廊的“花月庆中秋”彩灯展览,游人有如置身于色彩缤纷的百花园。玫瑰、郁金香、向日葵……过百朵花儿堆砌成花海,把海滨长廊幻化成浪漫花园。

台湾同胞在防备台风中度过别样中秋节

    新华社台北10月3日电(记者陈斌华)3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尽管台风“芭玛”来势汹汹,但台湾各地同胞仍以各种形式度过中秋佳节。

    记者在台北信义区繁华地段的多家餐厅看到,餐厅里人头攒动,许多台北市民或携家带口,或三五朋友相聚,愉快地用餐,举杯互祝“中秋快乐”。而在远离台湾本岛的金门,大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团3日起将在这里接连上演3场“民族风 两岸情”中秋晚会,用精彩的民族歌舞演出与金门县民共度中秋佳节。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金门中秋博状元饼总决赛3日晚在清代“金门镇总兵署”举行,经过1个半小时的鏖战,年轻女会计助理许秀银夺得博饼状元,获得价值新台币近18万元的999瓶58度0.3公升金门高粱酒。博饼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驻守金门、厦门时创设的中秋余兴活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金门博饼大赛的前10名还将前往厦门,参加10月11日举行的“2009海峡两岸中秋博饼王中王大赛”,争夺大奖——一辆价值人民币23.5万元的小轿车。

    尽管台风步步进逼,但花莲县3日气候状况相当稳定,未出现风雨。许多当地民众下午赶到大卖场购买烤网、烤肉架、木炭、食材,从傍晚起就邀集亲朋好友,在自家门口生火烤肉,边烤肉边和亲朋好友喝酒聊天。吃柚子、烤肉,是台湾地区度中秋的特有民俗。今年当局鼓励节能减碳,加上大鱼大肉不符合健康饮食标准,烤肉风潮似有所消退。

    彰化县政府3日举办“彰化肉圆节”活动,现场免费提供3000颗肉圆给民众品尝。彰化县长卓伯源说,今天是中秋节,圆圆的肉圆也跟月亮一样象征团圆圆满,希望风雨之后的台湾能平安顺心,平安幸福充满人间。澎湖县政府环保局人员、环保志工结合社区民众共近100人,3日在湖西乡沙港村和中西村一带海岸线展开大型净滩活动,清理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种垃圾,为民众赏月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

    但是,也有一些台湾民众这个中秋节过得不很愉快。为防止台风“芭玛”来袭,高雄县六龟乡公所偕同军警人员3日起撤离宝来、新发、兴龙等6个村危险地区居民到安全地带,防止“八八水灾”的悲剧重演。在台风“莫拉克”袭台时受创严重的屏东县,当天也安排所属雾台等山地乡的居民,陆续打包轻便行李撤离下山。

    今年在台湾度过难忘中秋节的还有1000多名大陆旅客。由中国旅行社举办的“心印宝岛——千人日月潭中秋赏月”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上海等10个省市的1000多名旅客,3日晚汇聚日月潭,赏月、看水上焰火表演,欢度中秋佳节。这也是开放大陆旅客赴台观光后,最大规模的大陆游客中秋旅游团。

国庆中秋黄金周迎来举家度中秋旅游高峰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钱春弦)2009年国庆中秋黄金周第三天是中秋节,全国各地旅游景区迎来举家出游度中秋佳节的一轮旅游高峰。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旅游信息通报显示,传统中秋佳节当天,假日旅游接待进一步升温,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推出各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乡村休闲和餐饮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热诚而细微的服务,迎接不断增加的旅游客流。截至3日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46.96万人次,比前一日上升17.76%,同比增长0.28%;收入同比下降7.29%。

    据悉,10月2日18时至10月3日18时,全国假日办共接到咨询电话6个,投诉电话10个。其中涉及酒店1个,景区3个,旅行社3个,公路、水运等旅游交通2个,旅游餐饮1个。全国假日办未接到安全事故报告。监测情况显示,在大连,到农(渔)村过中秋成为健康过节新时尚,近郊各乡(渔)村游景点日均接待多在5000人以上,成为游客出游热点;同时,爬山健身观景的市民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倍。宁波都市夜游项目火暴,登船赏月成为市场亮点。全市主要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9.1万人次,同比增长35.9%。青岛许多市民和游客选择到酒店去吃团圆饭,部分星级饭店中秋晚宴预订爆满。洛阳游客接待量连续攀升,今日全市景区接待游客31.89万人次。龙门石窟3日晚推出龙门赏月活动迎接中外游客。

    据统计显示,10月2日,全国民航共发送航班5388班次,发送旅客64.1万人次。同一天,铁路共发送旅客552万人次,同比下降5.3%。在住宿方面,南京、遵义、重庆、遵义、延安、广安等城市以及平遥古城、周庄、武夷山、珠海海泉湾、庐山、武当山、南岳衡山等景区酒店出租率超过90%。黄山、南昌、韶山、三亚等城市以及五台山、乌镇、千岛湖、云台山、嵩山少林、神农架、玉龙雪山、华山等景区酒店出租率在80%至90%之间。

外国留学生的中秋节:我们一起想家

    新华社合肥10月3日电(记者朱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到来时,来到中国已经3年的印尼留学生冯福金用流畅的汉语吟诵了饱含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中秋节,对中国人来说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圆圆的明月也映照了身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思乡之情。

    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中秋节成了留学生们这个特别“大家庭”的节日。一些留学生说,他们会一起去吃晚饭,然后带着月饼去公园赏月。“我们用背中国古诗来分月饼,很有意思吧?现在大家都在准备,因为如果晚上背不出来,就没有月饼吃。”学生们开心地说,这些说起汉语来还很生硬的外国学子们对中国的火锅也情有独钟,“看月亮,吃火锅”是他们中秋之夜的计划。

    在上海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韩周莲,在电话里用开朗的语调对记者说:“韩国也有中秋节,但是在中国过中秋节,感觉更地道。”她来中国学习汉语已经3年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感兴趣。“在韩国,我们没有月饼吃,但是我们会做年糕。”韩周莲的丈夫在中国工作,所以她和两个孩子也都在中国。中秋节他们的小家庭在异国他乡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我们给韩国的亲戚朋友寄了月饼,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的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国庆举国团圆的气氛,更加深了这些身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的思乡之情。“想家”是留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他们纷纷表示,在中秋月圆时,一定会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中秋节,我们一起想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上海集散中心国庆前两日共发送游客17299人次
· 第十届“香江明月夜”晚会为香港再添国庆喜气
· 国庆彩车成天安门新亮点 刘淇等检查布置情况
· 海外各界庆祝中国国庆和中秋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