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 吴宇、陆文军)20日在此间举行的“环境,让世博更精彩”论坛上,上海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通过筹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创新城市管理思路、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环境保障水平的做法和经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基石;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才能逐步将重大活动纳入日常性城市管理。而政府服务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倡导人文关怀,为市民提供规范化、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是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现实演绎。
据介绍,以筹办世博会为抓手,上海以市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工作正在发生四大转变:
一是由“小环卫”向“大市容”转变。在世博会半年会期里,一个3.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平均每天就要接待40万人次的海内外参观者,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而整个上海更会变成一个世界交流中心。新的情况要求相关城市管理必须摆脱“扫扫大街、收收垃圾”的“小环卫”运营模式,而要着眼于市容环境方方面面的内容,管理视野要从环卫系统内部放大到对社会的全行业管理,进而追溯到城市规划设计阶段。
二是由“管”向“治”转变。城市管理要从以往的行政手段为主转向多种手段并用,尤其是经济、法制手段的综合运用。
三是由传统公共服务向现代高端服务转变。为举办世博会,上海投入巨资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为培育和发展环境产业、推动相关城市管理向现代高端服务转变提供了新契机。今后,为了鼓励社会企业进入市容环卫作业服务各领域,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加入市容环卫建设和运营市场,当前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格局。
四是由粗放保障向精细化服务转变。据马云安介绍,上海目前正在精心编制明年世博会期间的市容环境保障方案,主要内容是三个确保,即确保重点区域整洁有序,确保世博园区周边不发生影响市容环境的重大问题,确保市容环境保障全覆盖。同时,强化快速反应能力和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服务能级。通过世博会的磨炼,逐步形成将重大活动纳入日常性城市管理的能力。
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拼装式公厕将应用于上海世博会
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 陆文军)在20日召开的以“环境,让世博更精彩”为主题的世博公众论坛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公厕方案首次亮相。目前世界上单体量最大、厕位数最多的拼装式公厕,将让世博参观者更“方便”。
这套旨在解决世博会期间巨量参观客流“方便”问题的大体量公厕系统,由世博会指定环境服务商上海城投环境实业有限公司负责研发、装备及运营。在设计研发中,世博公厕运用了许多自主创新的环境科技,堪称为环保、节能和人性化的公厕。
据悉,目前确定的世博园区内公厕将为箱体组合装配式设计,便于移动和快速装配,而且可以灵活拼装组合。每个公厕平均厕位在83个左右,有些可达上百个。
上海环境实业世博分公司首席运营官袁述民介绍,世博公厕作为世博会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对质量和应急保障能力要求极高,目前确定的集装箱拼装式公厕方案,不但体量大,厕位多,而且运用了许多环保科技,如采用通风隔热双层屋顶,新型窗洞设计,将有效实现自然通风和照明,使所有公厕都不需装备空调。而且,这种新型公厕也比传统公厕墙体占地面积减少一半,厕位占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而在使用中,运用了光控、红外线控制等科技,全面实现自动化,达到了洁净、便利的要求。
世博公厕在人性化细节上也做了精心设计:如节能型室内温度,空气的舒适度安排,婴儿护理台配置,求助报警系统,多通道分流出如厕人流等设置,都蕴含了公厕对于“和谐、人性化”的诸多新元素。
最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上海世博会公厕在男女厕位比例分配上将更显实用性。专家调查发现,由于日本爱知世博会公厕男女厕位比例设置为1:2,实际使用中出现了问题。经过测算,目前上海世博会公厕男女厕位比例设置为1:2.5。
“我们设计的集装箱拼装式公厕,另一个好处是很灵活,当发现实际使用中,男女厕位比例不符合需求,可随时进行重新调整,将任意部分的男厕切分给女厕,反之也是一样。”袁述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