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加快划定三条“红线”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
新华社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 张兴军)正在此间参加黄河国际论坛的水利部部长陈雷20日表示,为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中国政府在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进一步提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同时,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加快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
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位于黄河之滨的郑州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000多位嘉宾和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这一主题,共同研究探讨河流开发与保护、流域生态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陈雷在开幕式发言时作了以上表述。
陈雷表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河流伦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关键。
“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须臾不可忘记对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与河流伦理意识,在防止水对人类伤害的同时也要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在开发利用河流的同时也要珍惜保护河流。”陈雷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流伦理的实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
陈雷表示,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清醒地认识到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的突出问题,清醒地认识到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的艰巨任务,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努力建设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和谐发展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努力维护江河安澜、湖清水秀、奔流不息的河湖健康生态系统。
“黄河国际论坛”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倡导并主办的国际水利界大型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以黄河为平台、增进国际水利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大型国际研讨会,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沟通,交流河流治理经验,共同研究解决黄河问题及世界流域管理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实现人水和谐。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破解中国水问题要遵循三大规律
新华社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 张兴军)正在此间参加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的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20日表示,当前我国面临着四大水问题:水多、水少、水脏、水浑。要破解这些难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市场规律。
胡四一在进行论坛发言时作了以上表述。他说,水和石油、粮食一样是三大战略资源之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保障防洪安全、解决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将成为我国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胡四一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四大水问题:“水多”(洪涝灾害)、“水少”(水资源短缺)、“水脏”(水环境恶化)、“水浑”(水土流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对应有4个核心要点,分别是给洪水以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和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胡四一强调,我国自然地理特点和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破解中国水问题,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必须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河开发和流域治理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将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科学的治水理念、坚实的理论基础、可行的实现策略和有效的关键技术。”胡四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