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走向“竞合”
--西博会13位“主演”走台秀折射我国西部发展理念大变化
新华社成都10月20日电(记者 侯大伟 许茹) 20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落下帷幕,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这13位“主演”,在为期5天西博会舞台上的走秀正式结束了。根据西博会组委会的统计,这届西博会13位“主演”共赚得了5900多亿元的中外投资,充分体现了西博会坚持西部省区市“共办、共享、共赢”的办会理念。
十年13位主演走台秀,每一年都有新精彩;十年西部国际博览会,每一年都有新变化;十年西部大开发,每一年都有新成就……但今年的精彩、变化和成就更令人瞩目,因为它不仅仅体现在5900亿元的数字上,更体现在西部13位主演的发展理念上——“竞合”:竞争之上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
曾经同台竞技 今天携手合作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占国土面积71.4%、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一的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东部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东部的一半。人口与西部地区大体相当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5省市,GDP已是西部的2.5倍以上。国内外的资本也大部分流向了远远发达于西部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巨大发展的压力下,我国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之间围绕被东部发达地区漏下来的有限投资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招商引资政策一个比一个优惠,甚至不惜牺牲环境和当地百姓的权益;产业规划越来越雷同,很多省区市都把IT、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当作各自的支柱产业,不考虑重复建设和产业布局可能带来的恶性竞争。在这种发展思路下,曾经的西博会一度成为西部13位主演同台竞技、相互竞争的舞台,“共享”与“共赢”的理念被一时冲动稀释。
但经过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经受金融危机打击后发展前景还不明朗的背景下,西部12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相互之间越来越看重沟通与合作,在这届西博会上,“竞争之上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的竞合理念已经深入到西部各省区市。
展位面积300多平方米的陕西代表团,是此次西博会除四川外展台面积最大的代表团。陕西组织了120户企业赴川参加西博会,目的就是要借此机会展示陕西形象,实现优势对接,寻求多方合作。陕西省代表团团长、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本次参会,进一步推进西部兄弟省份之间,陕川之间的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互动合作,共建平台谋求深度发展。”
10月16日,四川省和陕西省还专门举行了川陕企业合作座谈会。在这次会上,陕西省副省长景海俊也提出了对于陕川两地今后发展的几点关于“合作”的建议,包括加强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加强在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合作开发,建立川陕经济合作定期交流机制并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区规划。
在这次西博会上,像川陕之间这样的合作在西部各个省区市之间成为热点:西博会开幕前一天,西部十二省区市农业部的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欧盟国家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希望可以在推介会上能够寻求到合作发展的机会;16日,十二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举行投资说明会,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551个重大投资合作项目,投资总金额达2960.48亿元,项目涉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领域的项目。
更深入地改革 更广阔地开放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间,在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各种支持下,西部地区开始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下,西部地区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也纷纷利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深入改革,经过十年的厚积薄发,西部地区的开放能力和开放意识都显著增强,其经济地位和市场地位也令投资者刮目相看。
几天前,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宣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扩张计划:除了明年在川开设5家分店,3年内沃尔玛还将在成都设立西部物流中心,业务范围覆盖整个西部和中部地区。“我们愿意投资西部。”沃尔玛区域公司事务高级经理欧国明说,这一切都基于西部市场在沃尔玛全球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在西博会上宣布在成都追加投资7500万美元的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投资的物流、人才、成本等优势更加凸现。他甚至预期,未来西部地区将可与长三角、珠三角平分秋色。
对于荷兰工商联合会食品技术及荷兰土豆中心首席代表维度基来说,这次成都之行也许意味着巨大商机:他已经准备在明年带一个“荷兰土豆使团”到四川推广他们中心的薯片和薯条等土豆的深加工,还打算在成都设立一个“荷兰土豆中心办事处”。
而维度基的商业计划则缘起于他从成都市正在进行的“城乡均衡发展”探索中看到的无限商机。“这里巨大的农村正在被快速地城市化,其中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维度基兴奋地说。
事实上,从成都市“城乡均衡发展”探索中看到商机的还有英国种猪协会出口促进专员杰克森。他刚刚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欧盟国家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上,面对来自中国西部的农业领域的代表,不遗余力地推介他的种猪、种牛和种羊。
荷兰北布拉班特省副省长保罗卢普对记者说:“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需要找到一条使农业、生态、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的道路。我知道中国成都和重庆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空间,也看到巨大商机。”
近几年来,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城市正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系列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并引导城市资金和优质资源进入农村开拓市场。
成都和重庆的这些改革,也在为西部其他区域提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路径。也正是从这里,维度基、杰克森等政企代表看到了我国西部的巨大商机。
据了解,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四川已经先后与世界银行、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建立了多边或双边的投资贸易合作关系,引进利用外资的农业项目达60余个,实际利用外资近7亿美元。
作为第十届中国国际西部博览会的重要专项活动之一,在成都举行的“欧盟国家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上,来自荷兰、英国、法国、奥地利等欧盟国家的农业部官员、驻华使节以及中国西部十二省区市农业部门的官员和农业企业近两百名农业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农业发展与合作、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作物品种培育改良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和商业洽谈。
共同筑起产业引入的“生态门槛”
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300多万常住人口的陕西省榆林市,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专门发布了一系列“城建环保类”招商引资项目,总金额竟超过了400亿元。
像榆林市这样以生态环保产业为重点招商引资领域的做法,在今年的西博会上已经成为西部12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的普遍认识。
近年来,我国西部越来越珍惜所拥有的生态资源,一改过去动辄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成本”来吸引资本的做法,不仅纷纷将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还为其他行业的招商引资设置了越来越高的生态门槛。
6个多月以前,“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将原设该县水磨镇工业园区内60多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全部拆除搬迁,而即将引入的都是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娱乐等产业的企业。
在四川省遂宁市发布的《投资遂宁》的招商引资服务册上,遂宁市专门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等生态成本详细列出,以供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参考。
而与此同时,我国西部的一些企业也高高举起“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大旗,积极开拓市场,寻找商业合作。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的生态普洱茶、青海天地乐公司的低碳厨电、四川卓英建材厂的秸秆隔音墙、甘肃金安公司的绿色包装……中国西部培育出来的一大批“生态企业”和他们的“绿色产品”在这届西博会上,正崭露头角,成为中外客商关注的热点。
西博会组委会17日还专门安排了中国和欧盟的政企代表就“新能源技术创新合作与投资”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我国西部的政企代表成为这次专题研讨会上的主角。他们对“生态环境、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令欧盟代表感到吃惊。
法国生态技术促进协会主席让克劳德-安德尼表示,中国对新能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发展成就令他感到吃惊,即使是在欠发达的中国西部,“生态”和“发展”都受到了同样重视。
成都市艾森普特焊接设备公司总经理苏琳对记者说,在这届西博会上,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西部省份盲目引资的现象少了,带着生态环保要求招商的多了;单个项目引资的少了,有规划、成规模、链条式的招商项目多了。“中国西部真正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了,也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来发展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