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河套灌区多措并举 10年节水30亿立方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4日电(辛平)我国三大灌区之一的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采取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等综合措施,自2000年以来已节约黄河水30亿立方米。

    据内蒙古河套灌溉管理总局介绍,近年来,河套灌区面临黄河来水不足、水量调度刚性管理约束、种植结构复杂、用水矛盾高峰难错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紧张。为此,灌区创造性地采取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综合措施进行节水。

    在工程节水方面,投入专项建设资金用于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据河灌总局工程处介绍,截至2008年,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累计投资7.25亿元,共衬砌杨家河、义和、永济等支渠以上渠道140公里,整治总干渠、总排干沟等骨干渠沟640公里,配套支渠以上骨干建筑物555座。据介绍,通过实施部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使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了0.156,全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428,年可节水1.46亿立方米。

    在管理节水上,灌区大力推进群管体制改革,从1999年开始实施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核心的群管体制改革至今,全灌区已组建完善了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体的专群结合、联水承包、渠长负责制等6种改制形式,辖灌溉面积846.8万亩,占全灌区总灌溉面积的98.3%。通过群管体制顺利推行了“亩次计费”、“一把锹浇地”、“包浇小组”等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真正把节水落实到了田间地头,收到了显著的节水效益。

    在农艺节水上,灌区大力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行以水定播、区域化种植。目前,全灌区高耗水作物已由过去占总播面积的60%减少到了41%,年均实现节水1亿多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矛盾,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相关链接
· 山西省降低提黄灌区水价 缓解水资源短缺窘境
·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首座水力发电站开工建设
· 内蒙古河套灌区计划2009年新增设施农业一万亩
· 内蒙古河套灌区今年将建设15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田
· 国家下达内蒙古灌区配套资金2.3亿元 投资16项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