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解读:怎样认识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

怎样认识我们党60年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实践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在全国执政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紧密结合治国理政的实践,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个主线,进行长期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先后开展了整党整风运动、“三反”运动,防止腐蚀,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检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轮训高级干部,“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奋斗”。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面对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任务,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可惜的是,从1957年开始,党在工作指导方针上出现过严重失误,特别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执政党建设也偏离了正确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正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围绕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员怎样才合格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确立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推动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大规模培训干部,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出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根据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总结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

    通过6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巨大成就,概括起来就是:形成了科学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构建了强有力的执政组织体系,打造了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培育了优良的执政作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执政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成果。 

 
 
 相关链接
· 解读:为什么四中全会要系统总结执政党建设经验
· 李源潮:紧密联系组织系统实际 落实四中全会决定
· 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如何认识党内的突出问题
· 铁道部学习贯彻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结束
·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
· 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