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专访:“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卢萨卡10月28日电(记者穆东 海明威)现年85岁高龄的肯尼思·卡翁达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张珍藏已久的照片,并用白色手绢轻轻拂拭:时光回溯到1974年2月2日,照片中的人物是毛泽东和卡翁达。这张照片,正是中赞建交45年来历久弥新友谊的见证。

    10月29日是中国与赞比亚建交45周年纪念日。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赞比亚共和国开国总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卡翁达近日在其办公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是真正的朋友,赞中友谊必将长存。

    卡翁达是一位亲历中赞、中非关系发展诸多重要时刻的非洲国家重要领导人:他在1964年10月25日赞比亚独立第二天就宣布同中国建交,29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他曾在联合国讲坛上疾呼,联合国中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是错误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了贡献;他曾创造性地使用“全天候朋友”这一生动的概念来定义中非关系……

    “在赞比亚独立的第二天,我就宣布要同中国建交,因此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这两个伟大人物的亲切接见。那一刻,直到我寿终正寝,也无法忘怀,”卡翁达说。

    人们喜欢用“全天候朋友”来形容中非关系,这个词的发明人正是卡翁达。那是在1967年,卡翁达回忆道,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为了支援非洲的独立运动,毛泽东在会见卡翁达时果断决定中国援建后来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卡翁达说,他在回国后便创造出“全天候朋友”这个词来来形容赞中、非中关系。

    关于坦赞铁路的历史,卡翁达回忆说,那是他与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一同经历的历史。那时,他和尼雷尔曾去西方国家,告诉他们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需要这条铁路,“然而,西方国家拒绝了我们”。

    “于是,尼雷尔总统和我一同去北京见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坚定地回答说‘我们和你们一同建这条铁路’。于是,我们的中国兄弟姐妹们来了,我们一同拼搏,你看,这种友谊多么纯洁和真挚。当别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建成了这条铁路。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卡翁达说。

    卡翁达说,赞中建交之后,中国不仅援建坦赞铁路,还派来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帮助赞比亚在农业、卫生、矿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赞比亚因此受益匪浅。

    “赞比亚和中国之间的这种友谊,来自于赞中两国人民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在多少困难时期,我们都一同走过来了,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你还能找到什么词语比‘全天候的朋友’更能表达赞中关系呢?”卡翁达说。

    在评价当前中国与非洲建立起的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时,卡翁达说,这是一种“精彩”的发展趋势,因为非洲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非洲要真正赢得经济上的自主独立,需要与中国进行这种新型模式下的合作。

    在谈及一些西方媒体所谓中国在非洲进行资源掠夺的论调时,卡翁达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废话!事实上,这些指责中国的人,他们自己已在非洲攫取了几百年的资源。而中国不同,中国曾帮助许多非洲国家获得独立。现在,中国人来到这里,和我们一同努力,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就是中国所做的:像朋友一般帮助我们。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关于展望中赞关系的未来,卡翁达说:“我坚信赞中友谊历久弥新,会继续开花结果。这种友谊不会随着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历史已经证明,尽管有人企图破坏这种友谊,但这种建立在原则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我确信,即使我死去很久很久以后,这种友谊也将长存。” 

 
 
 相关链接
· 中国援建赞比亚农业部粮库建设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4日访问赞比亚
· 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捐建赞比亚恩卡那部族围墙
· 中冶恩菲设计的赞比亚谦比希粗铜冶炼厂试产成功
·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卢萨卡分区正式启动
·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在赞比亚首都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