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12日电(田建军、王取发)随着长江全面进入枯水期,长江航道局12日对今冬明春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共派出16艘挖泥船和16个测量队驻守14处重点浅险水道,力保长江航道畅通。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长江的枯水期,今年枯水期,受长江流域严重秋旱影响,长江全线水位持续偏低,加上三峡工程实施175米蓄水,中下游地区水位低于近5年同期平均值,多个河段出现了近30年来的最低水位。
目前,长江已全面进入枯水期,各河段水位退水十分明显。12日,三峡库区出库流量已从11月初的8000立方米/秒左右,降为6000立方米/秒左右,中游沙市、监利河段水位也比月初下降了1米左右,航道维护难度增大。
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处长万大斌介绍,为最大限度满足枯水期长江水运需求,长江航道局11月1日起已调整了长江部分河段的航道维护尺度,其中中游宜昌至城陵矶的航道水深由往年枯水期的2.9米提高到3米(试运行),上游李渡至重庆、重庆以上河段航道维护水深分别为4米和2.7米。
同时,根据今年长江流域水情变化情况和对各个重点河段航道演变规律的分析,长江航道局列出了全线今冬明春可能影响通航的14处一类重点维护水道和部分二类重点维护水道,科学制定维护管理方案,并在全线重点设置了16个测绘处,安排了16艘大型挖泥船投入枯水航道维护疏浚工作。
航道部门提醒,枯水期间,过往船舶应密切关注长江水情变化,及时调整货物配载,切勿“超吃水”航行,以免船舶搁浅,阻塞或破坏航道。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与海事、公安等部门联系,加强行政执法,严厉打击船舶“超吃水”航行和非法采砂等破坏航道的违法行为,确保通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