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加坡11月14日电(记者史先振 许林贵)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参赞易先良14日晚在此间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现在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仅有22天,希望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尽最大努力,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
易先良说,从2007年“巴厘路线图”产生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行,其间相隔两年。在谈判过程中,国际社会在许多方面已达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这一点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存在不确定性,这也给谈判增加了一定难度。
他强调,关键问题在于各国如何把政治意愿转化为推动谈判的动力。绝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和政府表达了强烈意愿,表示要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但有些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的政治意愿并没有体现在谈判团队当中。
易先良指出,目前谈判的最大障碍来自发达国家集团。主要发达国家拒绝谈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包括资金义务和减排义务,并一直试图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他说,发展中国家一直有这样的共识,希望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意愿能够体现在他们的具体谈判当中。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将有望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与发达国家首个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在京启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王希)由中国、英国和瑞士政府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24日在京举行启动会,该项目旨在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加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首个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多边合作项目。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为试点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草地畜牧、极端天气事件以及灾害、人体健康等具体领域影响,开展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地区发展和适应目标。 >>>详细
近300家环保民间组织呼吁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胡浩)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31日在北京召开,近300家环保民间组织在会上共同呼吁全社会一起承担责任,以实际行动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详细
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三次部长会在沪举行
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APP计划)第三次部长级会议暨第八次政策和执行委员会会议10月26日和27日在上海举行。这是APP部长级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27日与会各国将发布“上海公报”。由于离开12月7日到18日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峰会只有40天,因此,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伞形集团”国家在此次APP会议上所阐述的观点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哥本哈根峰会的“预热”。 >>>详细
美国有关专家赞赏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的努力
新华社纽约11月9日电(记者 王建刚)美国有关专家9日在纽约亚洲协会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对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赞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