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记者 沈翀)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15日晚到16日湖北北部地区遭遇今冬第二轮暴雪袭击,十堰、襄樊、孝感北部降雪量24小时超过10毫米,36县市出现积雪。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治勇介绍,从15日8时到16日8时,湖北大部分地区降下中到大雪,位于该省北部的谷城、老河口等12县市降雪量超过10毫米,随州、南漳等36县市出现积雪,其中有十县市积雪深度超过5厘米,大悟、十堰的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
降雪后,湖北各地的气温明显下降。黄治勇说,预计到17日白天,湖北北部地区的气温将降至零下4摄氏度左右,相关地区的居民应注意保暖。
大雪来袭武汉菜价急涨 农业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记者 沈翀)由于近期雨雪天气来袭,武汉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一些市民为避免价格继续上涨开始囤菜,当地农业部门已紧急启动预案平稳菜价。
武汉市农业局介绍,首场降雪天气已给武汉市农作物、畜禽、渔业生产和蔬菜采收、运输、供应带来不利影响。蔬菜价格监测显示,目前市场交易量较大的18个品种16日综合批发均价为2.34元/公斤,比13日的1.49元/公斤上涨了57%。
16日早记者走访武昌东亭集贸市场看到,小白菜的价格已经由往常的每公斤4元涨到了每公斤7元到8元,不少市民一买就是四五棵。菜薹的价格则从每公斤4元多涨到了每公斤12元,最高的涨到每公斤18元。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表示,其实目前当地蔬菜货源比较充足,之所以出现菜价大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包括受雪灾影响,从北方调运到武汉的蔬菜涨价;同时,随着本地气温降低,采摘成本随之上升。他说:“到天气好转,武汉的菜价就会下降。”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区农业部门已组织农户集中采收蔬菜、瓜果等在田产品,并加强了与交通部门的协调和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指导经销商大量采购“南菜”以弥补“北菜”紧缺,确保蔬菜、瓜果等产品不断档、不脱销。
专家解释大气环流改变导致长江中下游初雪异常提前
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记者 沈翀)长江中下游15日以来迎来今冬首场降雪。专家解释“南方”地区遭遇这场异常提前的降雪天气,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介绍,今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这种改变使得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范围雨雪天气需要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与此同时,我国东部地区面临海洋,近期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从海洋上输送过来,尤其在最近随着控制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方水汽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北送。目前冷热气流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近期的降雪天气。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说,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这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美地区和我国的降雪频次增多。
她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本次异常提前降雪、大幅降温也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生的极端性事件。研究分析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总体使得寒潮冷空气活动减少,冷气候事件总体有减少趋势,但极端强冷空气和暴雪灾害也会突然发生。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