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最高法:拐卖儿童犯罪严打5大重点 重刑率60%以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两起拐卖儿童犯罪死刑案件,拐卖儿童罪犯胡明华、苏宾得于26日执行死刑。

    ■ 团伙化犯罪、拐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王少南介绍,受多种消极因素的综合影响,拐卖儿童犯罪活动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又沉渣泛起,发展蔓延,组织化程度提高,手段升级,危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一、犯罪团伙化趋势明显,犯罪网络错综复杂,涉及地域众多,成员构成复杂,内部分工明确,作案具有连续性、专业性。今天公布的胡明华拐卖儿童案,就是一个专门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案件,涉案人员达10多人。二、犯罪手段也由单一的诱拐向采取偷盗、绑架、麻醉、抢夺等手段转变,以出卖为目的,盗抢儿童犯罪突出,犯罪恶性程度加剧。今天公布的苏宾得拐卖儿童案就是一个以出卖为目的,抢夺、抢劫儿童的犯罪团伙。三、拐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案件明显增多。

    ■ 制度漏洞、拐入地疏于配合等造成侦捕难

    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周峰介绍,拐卖儿童犯罪存在深层原因。首先是高额利润的驱使,使得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其次是潜在的买方市场长期存在,我国儿女双全、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农村尤为突出。第三是我国目前相关制度政策有待完善,在查处的拐卖儿童犯罪中,利用政策空当骗取计划生育证或者以收养为名,通过制度漏洞登记户口等以合法形式掩盖犯罪的情况依然存在。最后,一起拐卖儿童犯罪涉及拐出地、拐入地、中转地等多个地区,犯罪分子多为流窜犯罪,不但给侦查逮捕造成困难,更重要的是拐入地群众、组织不热心配合等也为侦捕犯罪分子带来难度。

    ■ 重刑率高出同期刑事案件45个百分点以上

    针对拐卖儿童犯罪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依法严惩拐卖儿童犯罪分子。从2008年及2009年1—10月的统计数据看,人民法院判决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分子的重刑率均在60%以上,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45个百分点以上。

    在审理拐卖儿童犯罪案件中,人民法院突出打击重点,坚决依法判处:一、首要分子、累犯、惯犯、主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以及拐卖儿童多人的犯罪分子;二、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偷盗婴幼儿;三、将儿童贩卖到境外;四、强迫被拐卖儿童从事行乞以及偷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五、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的拐卖儿童犯罪分子,应判处重刑乃至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对报请核准死刑的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只要达到了法律规定应该判处死刑标准的,均依法核准。  (记者 宋伟)

最高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严惩拐卖儿童犯罪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隋笑飞、崔清新)最高人民法院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王少南指出,在审理拐卖儿童犯罪案件中,人民法院严格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实行区别对待。

    王少南解释说,一方面,对于首要分子、累犯、惯犯、主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拐卖儿童犯罪分子,以及具有拐卖儿童多人;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偷盗婴幼儿;将儿童贩卖到境外;强迫被拐卖儿童从事行乞以及偷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的拐卖儿童犯罪分子,应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最高人民法院对报请核准死刑的拐卖儿童犯罪案件,只要达到了法律规定应该判处死刑标准的,均依法核准。详细>>>

公安部:多管齐下 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成效显著

    2009年11月5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杨东做客公安部网站,就“宝贝寻家”活动有关情况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为有效打击拐卖犯罪活动,帮助被解救儿童早日找到亲人,公安机关多管齐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立案,调整了关于拐卖案件立案的规定。以前人民群众反应孩子失踪了以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有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往往要等到24小时以后才会受理,而儿童失踪最初的几个小时是查找解救的黄金时期,为有针对性的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查找,这次打拐行动开始的时候,公安部打拐办规定凡是接报儿童失踪和被拐的案件,立即要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详细>>>

为了挽救被拐卖孩子的幸福
——我国公安机关开展“宝贝寻家”活动进行时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邹伟)对于25岁的安徽女孩宋艳红来说,刚刚过去的11月3日是一个意义非比寻常的日子。通过DNA鉴定,在这一天,在整整15年的骨肉分离之后,她终于与自己的亲生父母拥抱在了一起。

    宋艳红是公安部开展“宝贝寻家”计划以来成功找到父母的第三个孩子。15年前,年仅10岁的宋艳红在广东惠州走失,后被人收养。今年10月27日,公安部为配合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拐卖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了“宝贝寻家”活动,公布首批60名已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儿童信息,以供被拐儿童的家长辨认。她的父母由此得知了女儿的下落。详细>>>

 
 
 相关链接
· 最高法就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征意
· 最高法明确受案范围 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民告官"
·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用受贿赃款“理财”属洗钱
·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资助恐怖活动罪状规定等
· 最高法就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出台文件规范行为
· 最高法: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以党建促进审判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