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西崇左11月27日电(记者刘晓莉、程群)记者从中国陆路边境口岸城市开放合作论坛暨第三届中国边境口岸城市市长论坛获悉,中国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7年来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40多亿元。
中国开发区协会副秘书长谭兆玉说,17年来,14个合作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40多亿元,开发建设面积92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保持20%~30%的增长幅度,以每平方公里平均投入产出计算,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实现税收、GDP、工业产值、出口总额,分别为投入的2倍、15倍、10倍和32倍,成为当地经济主要增长点,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1992年,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广西的凭祥、东兴,云南的河口、畹町、瑞丽,新疆的伊宁、博乐、塔城,内蒙古的满洲里、二连浩特,黑龙江的黑河、绥芬河,吉林的珲春和辽宁的丹东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05年又批准设立了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合作中心。为加快合作区建设,国务院制定了有别于沿海地区的政策体系,包括贴息贷款、税收优惠、财政定额返还等扶持政策。
谭兆玉说,17年来,全国14个合作区在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边陲之地,紧紧抓住本地和周边国家的区位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前去投资,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成为各地对外开放、快速发展和兴边富民的先导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