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关注艾滋病)四川:街头呼吁警惕 广西:病例超5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四川志愿者与疾控工作者走上街头呼吁警惕艾滋病

    新华社成都11月30日电(记者 陈健)“希望人们看到‘红丝带’后,能够提醒自己警惕艾滋病,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遏制艾滋病的传播。”29日上午,在成都一处防艾宣传点,钱文曦边帮记者在胸前戴上“红丝带”边说。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志愿者组织“爱心俱乐部”的成员,钱文曦这几天和他的同学与疾控工作者一起走上街头,呼吁公众警惕艾滋病,并向公众宣传防控艾滋病的知识。

    四川是我国较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省份之一。四川省卫生厅数据显示,自1991年在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四川已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100例,感染者分布于全省21个市州的171个县(市、区)。

    为倡导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控,2008年,四川颁布《四川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办法》。2009年,四川成立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近5年来,四川省财政专项经费从700万元增加到2750万元,各级财政对艾滋病防治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四川还积极引进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中国-默沙东等国际合作项目,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70个县区,5年投入近3亿元。

    目前,四川已建立艾滋病确证中心1个,确证实验室24个,初筛实验室336个,监测哨点102个,自愿咨询检测点300个。全省建立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40个,覆盖17个市州,每天在治人数近9000人。按照相关政策,四川全省抗病毒治疗病人2045人,在53个项目县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灵麟介绍,艾滋病在四川仍呈现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呈现出高流行趋势,疫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在感染途径构成上,目前艾滋病在四川仍以注射吸毒传播为主,其次为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既往采血(浆)传播、注射毒品传播、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等。据四川省疾控中心观察,近年来性传播在感染途径中所占比重有升高的趋势。

    四川省疾控中心医师奚竞婧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对于艾滋病感染者不断增加的形势,她分析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疫情的扩散,感染者总体数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我们的监测力度也在加大,通过新增监测哨点、自愿咨询检测点等,新发现了一些感染者。”

    “除了加强对已感染人群的关怀、救治,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防控艾滋病的当务之急还是在于继续加强宣传。人们应该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同时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孕前、产前做好咨询和检测。”奚竞婧告诉记者。

广西艾滋病病例数已超5万 今年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

    新华社南宁11月30日电(记者 周丹丹 程群)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广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51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3516例,死亡报告6722例。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云南和广西两个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报告病例数超过5万,而广西今年的报告病例数跟往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今年新报告的病例数占历年累计总病例数的1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处副处长陈杰说,广西艾滋病病例数在1996年至2005年间是以台阶跳跃式增长,在2005年之后,艾滋病病例数增长比较平稳,从2006年至今,艾滋病病例每年增加7000至10000例,这说明多年的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和效果。但广西艾滋病流行有其自身的特点,艾滋病疫情呈弥散性流行,所有市、县均有报告病例,但是流行强度不均匀。

    近年来广西在遏制艾滋病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共有10918名成年艾滋病病人和241名儿童艾滋病病人接受了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广西将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实行社会救助。将所有符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或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纳入救助范围,着力落实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关怀救助和助学措施。

广西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民工群体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新华社南宁11月30日电(记者周丹丹、程群)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艾滋病报告感染者中农牧渔民、民工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这项统计数据是按照职业划分,职业中包括了干部、教师、农民、工人、离退休人员、经商者、学生、服务员和无业人员。统计数据表明,农民所占的艾滋病感染者比例从2006年的30.2%上涨至2008年的53.82%,今年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处副处长陈杰说,广西有着庞大的农民工流动人口,他们可能在广西感染,再出去打工;也可能是在外省打工时被感染,再回到广西。流动人口不仅会对本地区艾滋病防控带来影响,也给周边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带来压力,这已经成为各地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新难点。

    “同时由于农民工艾滋病患者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由此派生出的贫困、儿童失学、孤儿数量增加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救助。”陈杰说。

    “对艾滋病患者而言,经济上的压力和精神上承受的压力一样大。”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李伟新说,“国家对抗病毒药物实行免费治疗,但对病人由艾滋病病毒引发的并发症,国家不承担医疗费用,由病人自己负担。”

    针对广西感染者出现真菌感染比例特别高的情况,今年自治区政府决定根据当地特点,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真菌治疗药物,涵盖了马青霉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最容易导致死亡的机会性感染,同时将通过实施为期5年的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综合体系,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广西将实施为期5年的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

    新华社南宁11月30日电(记者程群、周丹丹)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针对广西的艾滋病疫情,广西将通过实施为期5年的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综合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针对广西感染者出现真菌感染比例特别高的情况,今年自治区政府决定根据广西的特点,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真菌治疗药物,涵盖了马青霉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最容易导致死亡的机会性感染。同时,广西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完善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一是依法防治,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广西将实行防治艾滋病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目标考核制,目标是到2010年,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通过实施为期5年的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到2013年使广西防治艾滋病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推动广西防治工作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覆盖广西的防治艾滋病综合工作体系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防治艾滋病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基本控制艾滋病快速扩散的局面。

    三是加强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全面开展预防干预工作。将防治艾滋病宣传作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常规义务宣传内容,促进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消除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强化针对高危人群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专项宣传和预防干预工作。

    四是完善艾滋病救治服务体系和关怀救助措施。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实行社会救助;将所有符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或农民五保供养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切实落实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关怀救助和助学措施。

山西前9个月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数同比增长13%

    新华社太原11月30日电(记者 叶健 刘翔霄)今年前3个季度,山西省新报告艾滋病疫情478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死亡73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4%。为遏制艾滋病继续蔓延,山西省将采取多项措施。

    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山西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上了解到的。会议通报,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今年9月30日,山西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3328例、死亡851例。山西省艾滋病疫情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青年成主要感染人群、性传播成主要传播途径、流动人口为重要传播人群等特点。

    据介绍,为进一步遏制艾滋疫情蔓延,山西省将采取多项预防措施,如明年将在全省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设立宣传栏;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学教学计划,加强儿童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在3星级以上宾馆放置“免费使用”的安全套,其中,4星级以上的宾馆将自行放置,3星级宾馆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免费提供。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遏制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要加大宣传,对有关场所要加强监管,对感染者要加倍关怀,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机会性感染治疗和减免费用政策。

广东省完善防治艾滋病机制初见成效

    新华社广州11月30日电(记者毛一竹)记者30日从广东省卫生厅了解到,至今年10月31日,广东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广东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31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570例,死亡病例累计3160例。广东省累计报告数从2008年的全国第五位下降至第六位。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明显减缓,综合防治艾滋病机制初见成效。

    据了解,广东全省已建立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认中心1个,确证实验室19个,初筛实验室581个,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HIV检测网络。广东省还加快CD4检测用流式细胞仪配置,保证全省19个地级市都具备CD4检测能力。各地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探索艾滋病病人管理机制,防止二代传播。广东省病例随访率从2008年的23.7%上升到2009年10月的31.9%。

    由于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初现。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开诊5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18881名病人,其中累计治疗HIV感染者725人。哨点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率从2005年3.8%下降到2008年的1.9%。据专家估计,减少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1400多人。

    针对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势头,广州、深圳启动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据调查,广州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干预覆盖率和HIV检测率分别从2008年的91.8%、75.7%和16.4%提高到2009年的95.5%、88%和66.4%。

    至今年10月31日,广东省累计免费抗病毒治疗3014人,目前在治疗病人2464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4.9%。今年1-10月提供免费咨询检测2.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筛查孕产妇72.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8%,并为HIV抗体阳性的197名孕妇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等阻断措施。

 
 
 相关链接
· 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 各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 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科学家“聚焦”艾滋病研究
· 四川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防治机制初步形成
· 四川省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在成都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