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应该再“慢吞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2月3日(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任会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上海考察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情况时说,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广大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安居乐业。总理此言,道出了众多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心声。

    当前,在许多地方商品房开发红红火火之时,群众关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却进展缓慢。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按照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今年全国需投入资金1676亿元,但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

    从记者在各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资金配套困难、用地审批周期长是反映最为集中的两大难题。但从多数地区实际情况看,资金、土地并非是最大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以怎样的政绩观、发展观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工人日报》报道,湖南省建设部门年中对全省廉租住房资金到位、工程进度进行检查发现,全省廉租住房开工率较低的有5个市州,此外还有4个市州没有遵守国家规定,市州财政、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均没有安排廉租住房资金。

    而记者在内蒙古调研时发现,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工作上无积极性、主动性,原本应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没有到位,已经下发的资金中途被截留、挤占甚至挪用。

    在用地问题上,近年来,各地为调控商品房市场都储备了一批土地,一旦房价看涨,地方政府都能很快拿出一批土地投放市场,以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收益,而一旦保障性住房需要用地,审批的难题就来了。

    如期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既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调控措施,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对城市广大中低收入居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关系国计民生,也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不可小视。各地政府要从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高度,切实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实。

    扭转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慢的态势,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列入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凡是落实不力的要予以问责。同时,还应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性。

 
 
 相关链接
· 陕西:廉租房建设"以奖代补" 力促保障性住房建设
· 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
· 广州通过拉网式排查发现32户违规使用保障性住房
· 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意见
· 北京将调配2万套保障性住房向符合条件市民出售
· 上海09年计划投600亿元建1200万平米保障性住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