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加大结构调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我国将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王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3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结构调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此间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说,尽快抑制产能过剩,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集中配置到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不仅可以将当前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熊必琳介绍说,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从宏观政策方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引导。

    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项目审批管理。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严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后产能之名,避开国家环保、土地和投资主管部门的监管、审批,自行建设钢铁项目。认真做好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清理范围包括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投产的在建和已核准未开工的水泥项目以及尚未点火的在建、已备案未开工的平板玻璃项目。

    熊必琳表示,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高档工模具钢等关键品种;支持水泥企业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余热发电、粉磨系统节能改造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圾等。

我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王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3日说,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运行态势整体向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措施的效应已逐步显现。

    熊必琳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3日在京联合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基本扭转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急剧下降的势头,企业效益由亏变盈。

    据熊必琳介绍,1至10月份我国累计生产粗钢4.72亿吨,同比增长10.5%,而同期全球粗钢产量9.82亿吨,同比下降13.5%。7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好转,1至10月份累计实现利润375.85亿元。

    熊必琳说,为满足西气东输、高速铁路以及大型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用钢需要,相关企业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抗腐蚀抗变形管线钢、高速铁路用钢轨、动车组车轮以及高磁感低铁损的取向硅钢产品等关键钢材品种近期有望实现国产化。

    此外,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已经启动,宝钢重组宁波钢铁成为我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第一个钢铁业重组项目,鞍钢重组攀钢也在推进中。

    “这些向好迹象是在国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钢材出口受阻,进口冲击,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实现的。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部署是及时的,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政策取向正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是有效的。”熊必琳说。

 
 
 相关链接
· 吴邦国:发挥工程院之优势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产业结构提升 黑龙江省渔民年人均收入达5800元
· 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居全国第一 实现产业结构转变
· 财政部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重视发展虚拟经济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