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4日电(记者 吴小康)“我们村130多户村民的房子全都粉刷一新,道路也全部完成了硬化。”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永靖村村民陆少大日前告诉记者。在永靖村,记者看到,房屋的墙面粉刷成了白色,全村布满了新修的水泥路,街心公园、篮球场、文化书屋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
长期以来,广西一些城乡建筑外观杂乱、品位不高,不少还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整治这一城乡建设中的顽疾,今年8月,广西启动了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项为期三年的工程旨在重点改造危旧房,同时综合整治村屯规划、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屯道路硬化与两侧排水沟、卫生室、图书室、篮球场、远程教育终端站等城乡风貌。
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介绍,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共分为四期,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涉及21个乡镇,242个村屯,2万多户群众,包括13个部门的村屯规划、外立面改造、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硬化和排水等24个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表示,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要在继承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实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一条干线一道绿色屏障、一个村庄一座绿岛,避免千城一面、千篇一律。
按照规划,广西将于近日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说,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上要注重突出“民族、民俗、民风”的特点,坚决避免出现“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状况,要从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抓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注意因地制宜,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