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年终报道:我国民族地区2009年经济发展六大亮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
——我国民族地区2009年经济发展亮点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7日电(记者贺占军、刘军、关桂峰)一年前,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我国广大民族地区也被卷入。但一年来,随着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各地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经济在2009年呈现逐渐回升向好趋势,并出现诸多亮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领头羊”、第三产业精彩纷呈、民生工程遍地开花、农村市场日益活跃、特色产品出口增加……尽管在逆势中艰难增长,但其中透露出的经济发展希望和信心,令人期待。

    亮点一:基础设施建设成“领头羊”

    2009年,无论走进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少数民族自治区,还是踏入云南、贵州等多民族省份,吊车、挖掘机、推土机……这些用于基建的重型机械随处可见。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揽子应对挑战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计划为我国基础设施薄弱的民族地区注入了“强心剂”,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在2009年开始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

    今年,尽管新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的双重不利影响,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却并未停息。吐鲁番交河机场、库车机场、博乐民用机场先后开建,哈密-罗布泊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热度不减。截至11月,新疆共实施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5491个,总投资达238亿元。

    眼下,尽管天气逐渐转冷,但内蒙古、云南等地大工程、大项目的施工热度依然不减。内蒙古全年对20个重大项目进行集中调度,确保了续建项目不停工、竣工项目不延期、新建项目早开工。其中,包钢稀土高性能磁性材料、大唐克什克腾旗40亿立方米合成天然气、中石油呼和浩特500万吨炼油扩建等12个项目先后开工,拉动着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许多计划在十多年后才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提前建设,并充当起经济逆势增长‘领头羊’的角色,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新疆经济界专家如是评价此轮投资的作用。

    亮点二:第三产业精彩纷呈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经济冲击较大,却为各地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机会。2009年,我国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普遍呈现精彩纷呈景象。

    在第一、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的情形下,云南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旅游、餐饮、特色农业等快速发展,逐渐减少了对烟草、资源等行业的依赖。

    2009年,在鼓励餐饮业发展的政策作用下,云南餐饮业零售额保持了27.6%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云南旅游业逆势而上,向着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健身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

    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第三产业投资额为1599.39亿元,同比增长50%,投资额度和增幅都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云南实现了三大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过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与此同时,内蒙古、贵州、广西等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呈良好发展态势。新疆因受“7·5”事件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大打击,但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却发展良好。前三季度新疆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04亿元,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5%。

    亮点三:民生工程遍地开花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民生。”这一理念,几乎成为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党政部门的共识。重视民生既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一揽子计划的最终目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说,今年新疆共筹集抗震安居建设资金100亿元。截至11月,新疆今年已竣工抗震安居房38.2万户,超额完成了全年35万户的建设任务,有146.2万城乡群众喜迁新居。

    一年来,面对各种不利因素,新疆不断增加对廉租房、抗震安居房、农村安全饮水、学前双语幼儿园、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投资。新疆伊宁县今年新建了500个卫生厕所,当地群众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农村也有了卫生厕所。

    一年来,细观民族地区发展新政,民生工程几乎遍地开花。云南省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着重加快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内蒙古全年新开工的项目已超过1万个,其中多为民生工程。这些工程不仅造福于各族人民,也刺激了经济增长。

    亮点四:农村市场日益活跃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普遍特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各民族地区充分利用中央投资和扩大内需新政,加大“三农”投入,开拓农村市场,农村消费呈现新的景象。

    以内蒙古为例,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资力度,全自治区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34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2%。

    云南、新疆、广西等地则想方设法多举措改善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特别是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增加了销售,农民得到了实惠。

    随着农村市场被激活,一些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甚至好于城市。在新疆,今年前三季度农村投资达201亿元,增长了25.8%,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城市快0.2个百分点。

    亮点五:特色产品出口增加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地区,对外出口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却让这些地区进出口严重受挫。对此,2009年,各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特色优势,寻求突破口。其中,特色产品出口增加成为发展新亮点,对外出口已呈恢复迹象。

    记者近日走进新疆北部塔城地区绿源农副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时,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装运地产果蔬,准备出口哈萨克斯坦。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新疆地产果蔬产品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呈增长态势,其中位于塔城的国家一类口岸——中哈巴克图口岸蔬菜出口已占全新疆蔬菜出口的七成。特色果蔬出口不仅激活了沉闷的外贸现状,也激发了我们继续从事外贸的信心。”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云南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形成了一些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今年1—10月,云南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量价齐增的态势,出口达55.3万吨,创汇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7.1%,居云南各类出口商品之首。

    亮点六:逆势增长经济整体出现回暖迹象

    从以上诸多经济增长亮点中可见,民族地区经济正逆势增长,经济整体出现回暖迹象。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实现生产总值4090.85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通过多措并举,内蒙古重点骨干企业得到稳定发展,停产半停产企业逐步恢复生产,中小企业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经济在逆势中企稳回升。前十个月,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06亿元,同比增长36%。

    新疆通过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双重不利影响,调控政策效果初步显现,经济运行逐步企稳。

    尽管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在逆势增长中出现许多亮点,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以投资拉动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全面回升仍需加倍努力。

图表: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新华社 发

    我国民族地区已基本形成富有特色的工农业体系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基本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和工业体系。

    ――内蒙古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

    ――广西机械、制糖、冶金、食品、石化、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八大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总量的70%以上; >>>详细

    采民族文化迎国庆--民族地区"双节"文化生活剪影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金秋十月,从雪域高原到红土南疆,从塞外草原到西江苗寨,我国少数民族同胞扮靓拉萨城、唱起《刘三姐》、拉响马头琴、欢庆迎“初年”,用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共和国60华诞喝彩,为中秋佳节添喜。 >>>详细

    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南宁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广西幼儿师范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特色鲜明的幼儿师范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新挂牌成立的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4所幼儿高等教育学校之一,也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所从事幼儿师范高等教育的高校。 >>>详细

 
 
 相关链接
· 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 采民族文化迎国庆--民族地区"双节"文化生活剪影
· 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培训教材藏汉对照版首发式举行
·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
· 图表: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
· 我国民族地区已基本形成富有特色的工农业体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