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陕西渭南扶贫搬迁让1.56万特困人口“跳出穷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12月10日电(记者 陈钢 、刘彤)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环境恶劣地方的农村群众来说,实施异地搬迁是“拔掉穷根”的关键。陕西省渭南市近两年积极实施扶贫搬迁,使1.56万特困人口“跳出了穷窝”。

    “以前做梦也想不到,我们这些靠天吃水、住土窑、走泥路的山沟人,如今也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水泥平房、看上了有线电视!”这是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同家庄镇雷家咀村村民宋有乾搬进移民新村后的最大感受。

    宋有乾一家6口人在以前住的地方,取水要到1公里外的沟底,孩子上学要步行3公里,家里12亩山地“靠天吃饭”,每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维持正常生活很困难。

    2009年,宋有乾所在的雷家咀村52户村民列入了扶贫部门实施的整体搬迁计划,住到了统一规划的移民新村。记者在新村看到,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巷道,一排排规划整齐、设计美观的民宅院落,改变了他们的居住条件,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现在用电、吃水、出行对我来说,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宋有乾在自己的新居里说,“这套住房有90多平方米,总共花了4.46万元,除我自己筹到的1.08万元外,按照扶贫搬迁政策,还领到了补助3.38万元(每人补助3800元,每户房基地平整费1000元,特困户补助1万元)。”

    雷家咀村党支部书记雷敏超告诉记者,搬迁前,全村117户中的这52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全村耕地面积总共1054亩,人均1.8亩,全部是旱地和沟坡地,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610元,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今年以来,总投资645.9万元对52户实施整体搬迁后,村民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今年雷家咀村共栽植大葱260多亩,收入78万余元,加上原有的400多亩花椒、300多亩玉米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全村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259万元,户均达到2.36万元。

    宋有乾说,今年他家种植的4亩大葱收入达到了1万余元,连同儿子外出务工和其它作物收入,家庭总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雷敏超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不断扩大大葱种植面积,力争明年达到人均1亩葱,把雷家咀村建成大葱种植专业村,到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6000元以上。”

    据渭南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鱼茂胜介绍,近两年来,渭南市累计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4400万元,新建扶贫移民新村65个,搬迁贫困人口3520户1.56万人,建设了一批扶贫搬迁示范村,像合阳县雷家咀村这样依托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跳出穷窝窝踏上康庄大道的贫困村,在渭南已有40多个。

    鱼茂胜说,渭南市计划从今年起到2012年,还要解决100个贫困人口的搬迁村,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约6500户、2.7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发展环境,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相关链接
· 国务院扶贫办开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扶贫办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水利部召开扶贫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矫勇主持并讲话
· 范小建做客中国农大名家论坛解读农村的扶贫事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