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12月10日电(记者 顾震球 王湘江)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10日呼吁国际社会坚持合作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的支持,建立稳固的公共卫生体系。
刘振民当天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就“全球卫生和外交政策”议题举行的公开辩论会上发言说:“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突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国际社会应凝聚力量,携手合作,加强信息、技术和防控经验共享,共同遏制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重大传染病在全球的传播。”
他说,过去一年来,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甲型H1N1流感继续在全球蔓延,直接威胁公众健康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联大再次围绕“全球卫生和外交政策”展开一般性辩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说,千年发展目标的三项具体指标与卫生直接相关。目前,发展中国家实现卫生领域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特别是在改善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方面的情况令人担忧。发达国家应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卫生领域的支持和援助,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增强抵御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能力。
刘振民说,稳固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应对各种新发、突发传染性疫情的有力保障,也是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各国要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尽量减少危机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要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参与,扩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