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为南极内陆考察积极做准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4日电(记者 崔静)自6日抵达南极中山站以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积极备战内陆考察。截至14日,内陆考察物资及装备已全部运抵位于南极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出发基地。

    这些考察物资及装备包括多辆雪地车、12个内陆考察生活舱、近40只雪橇,以及各种科考仪器设备、后勤补给物资、油料等。按部署,体积较大的雪地车和考察生活舱是通过冰面运输的方式运送的,其余物资则通过直升机吊运。

    目前,考察队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物资清点与整理。其中,两支内陆考察队的5名机械师和车辆维修人员正在对雪地车进行维护与保养,安装吊车和履带、安装雪铲和雪钭、更换润滑油、安装雷达系统等,为向南极内陆挺进做最后的准备。

    按照计划,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派出两支内陆考察队,其中,20名队员将再次奔赴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对我国刚刚建立的南极昆仑站进行施工建设,并开展冰芯钻探、天文观测等方面的科学考察;10名队员将前往距中山站5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及陨石收集等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南极考察队积极备战南极内陆考察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月6日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以来,积极备战内陆考察。截至12月14日,内陆考察物资及装备已全部运抵位于南极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出发基地,其中包括9辆雪地车、12只内陆考察生活舱、近40只雪橇,以及各种科考仪器设备、后勤补给物资、油料等。这是考察队员正在利用直升机运送考察物资(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日打响冰上卸货攻坚战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2日电(记者 崔静)为尽快将上千吨的考察物资从“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卸运至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日凌晨开始运用直升机和雪地车昼夜交替运输,打响了冰上卸货攻坚战。此次卸运的物资主要包括南极内陆考察队的考察物资、中山站度夏科考仪器、后勤物资、基础设施建设物资以及各种油料等,总重量达上千吨。

    卸货采取空中运输为主、海冰运输为辅的方式。白天天气晴好时,将部分考察物资和油料借助“雪龙”号上搭载的“雪鹰”号直升机和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直升机,从空中吊运到中山站附近;夜间利用气温较低、海冰强度较高的时机,将部分考察物资装上雪地车,经冰面运送至中山站。 详细>>>

“雪鹰”号专用直升机亮相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

    新华社“雪龙”号12月7日电(记者 崔静)伴随着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红白相间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直升机“雪鹰”号从“雪龙”船后甲板上腾空而起,开始执行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的首次物资吊运任务。这标志着“雪鹰”号正式亮相中国南极考察“大舞台”。

    这是“雪鹰”号直升机准备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后甲板着陆(12月7日摄)。12月7日上午,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直升机“雪鹰”号执行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的首次物资吊运任务,这标志着“雪鹰”号正式亮相中国南极考察“大舞台”。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当地时间7日9时许(北京时间7日13时),“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仍在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约9海里的陆缘冰地带努力破冰。“雪龙”船气象中心收集到的天气情况显示,此时风力为3至4级,能见度为15公里,适宜飞行。详细>>>

 
 
 相关链接
· 中国南极考察队积极备战南极内陆考察
· 特写:振翅南极—记“雪鹰”号安全飞行逾100架次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2日打响冰上卸货攻坚战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完成首次海冰卸货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0日凌晨完成首次海冰卸货
· “雪鹰”号直升机亮相中国南极考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