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在创建过程中增加技改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不仅没有减员反而向社会提供了近千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福建泉州召开的省和谐企业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像福建恒安集团这样的企业在福建远不止一家,创建活动正不断转化为推动首批100家试点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细胞,而企业在发展中,条块管理和检查监督各自为政,给企业造成一定负担。如何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把这些条块管理纳入其中,共同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构筑新型劳动关系,把企业打造成既有效率,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企业,便成为一道难题。今年5月份,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与企业相关的28个省直党政部门作为创建成员单位,各部门对企业的要求均融入创建中,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工会牵头、部门配合、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创建工作立足于促进企业发展,在劳动关系和谐中,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提高合理增长、为职工缴纳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成为硬性条件。在环境关系和谐中,硬性条件包括,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环保责任,开展环境友好工程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在社会关系和谐中,除合法经营、依法守信、公平竞争等必备条件外,还强调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注重职工教育培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企业外部关系融洽,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等要素。
“企业和谐社会就和谐,企业平安社会就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就稳定,企业发展社会就发展,创建和谐企业是社会之需、企业之需、发展之需。”这是所有参加全省和谐企业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的共识。正是基于此,创建工作提出后就在全省得到积极响应,试点市县党政把创建试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全局性、综合性工作来抓,像抓经济一样的力度抓创建。泉州、龙岩、厦门、三明、漳州、宁德等设区市先后成立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人人知和谐、思和谐、谋和谐、争和谐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目前创建工作成员单位正积极探索将可调控的资源配置向和谐企业倾斜,为和谐企业提供各类优惠政策和待遇,创造条件使和谐企业的荣誉成为各类评比、引导调控企业的综合性载体。省总工会也提出,企业连续3次被评为省级和谐企业的,可授予省五一劳动奖。(记者肖玉保 吴铎思 通讯员刘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