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长三角: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跨省市设立分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2月18日电(记者陆文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与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日前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此类合作将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又打通了一条新路。

    漕河泾国家级开发区开建海宁分区

    距离上海仅一小时车程的海宁,对上海来说,将不再仅仅是个“皮革城”,还将成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跨省设立的一个分区。

    据介绍,海宁分区设在海宁经济开发区东区的北区块,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近期先开发5平方公里,启动区域为1.75平方公里。

    目前,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和海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资成立“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将致力于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机械等五大产业。

    17日,伴随签约仪式的举行,首批项目落户海宁。法国博旭瓦公司、建中医疗、台湾兆阳科技、仲量联行等四家企业与海宁分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

    其中,法国博旭瓦公司拟投资2000万美元在海宁分区建造锭子和转子马达冲片生产基地,台湾兆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980万美元发展LED灯项目,建中安帕克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医疗包装用品生产基地。

    而且,不少高科技企业已计划将总部、研发中心设立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将需要继续拓展的高科技制造基地落户海宁。

    沪浙开发区首度合作起点高

    上海国家级开发区全面输出优质品牌、管理、产业资源,沪浙跨区域合作,共同管理和运营科技园区,尚属首次。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海宁分区董事长陈青洲指出,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为漕河泾开发区走出上海、融入长三角提供了机遇。

    漕河泾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2009年销售额预计超过1800亿元,出口110亿美元。

    根据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排名,漕河泾开发区总指数连续数年位居全国十强。

    中共嘉兴市委常委、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说,发展中的海宁经济开发区,位于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具备承载上海产业转移所需要的良好内外部环境,是浙江接轨上海的理想载体。

    陈青洲介绍,目前漕河泾开发区已与国内21个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建立了合作;并且中西部15个省区和上海对口援建的都江堰都派代表常驻漕河泾,漕河泾已与这些合作伙伴进行了长期的项目对接等合作。“但以资产为纽带,真正跨区域的紧密合作,这还是首次,漕河泾作为国家开发区将利用这一契机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发区跨省合作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长三角一体化正向纵深进展,区域发展的梯度空间明显扩大,“先发地区”“核心地区”土地资源紧张、商务成本趋高、劳动力短缺等瓶颈问题有望通过新的区域合作,利用创新模式,寻找区域间有机互补型合作的新机会。

    实际上,长三角园区的跨区域合作,已有先例。如上海杨浦区在江苏大丰和海安建设异地工业园,引导传统制造业构建合理运营布局,总部经济在上海,异地生产,增强企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也与江苏启东合作设立了产业园,发展贸易、物流、工业等重点领域。

    长三角开发区跨省合作,也为区域产业转移、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分布、经济提升,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新尝试。

    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刘培强说,目前在国内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跨省合作意义深远。中国开发区建设发展经历了20多年,已进入了结构调整、能级提升的关键阶段,目前在全国各地省区市内开发区相互合作的趋势逐渐增多,但跨省市合作,进行资本、管理、品牌全面合作,仍是相当创新的试点和探索。

    “开发区跨省合作,跨区域合作,其目的是优势互补,互相拓展空间。”刘培强说,“希望漕河泾的创新探索,为全国开发区合作模式起到借鉴和引领作用。”

 
 
 相关链接
· 长三角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作战”应对国际纠纷
· 年终报道之记忆2009:长三角地区企业突围录
· “经济热词”描摹长三角2009年发展态势和环境
· 长三角检疫合作机制助进出口企业突围"外贸困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