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中12月21日电(记者陈斌华 刘刚 徐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于21日中午抵达台中市,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代表团下榻的台中裕元花园酒店举行欢迎仪式。陈云林在仪式上致辞时说,历经北京、台北、南京三次会谈,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制度化协商已走上行稳致远的轨道,两岸通过平等协商发展两岸关系的理念深入人心。只要我们坚定走下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陈云林首先代表海协会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向在19日花莲外海强烈地震中受灾的台湾同胞表示慰问,向遇难同胞表示哀悼。他还代表大陆人民向2300万台湾同胞表达诚挚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祝愿他们“人人幸福,岁岁平安”。
他说,一年多来,海协会和海基会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累积共识,务实进取,达成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和民生福祉的协议。这些协议所衍生出来的无数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使两岸同胞互蒙其利。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今天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
陈云林说,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如能顺利签署协议,将有利于促进台湾渔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台湾农产品对大陆的贸易,有利于千千万万工商业者的切身利益,有利于为两岸同胞双向投资创造宽松、优惠的税收环境。这说明,两岸协商正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直接受益。
江丙坤在致辞时将两会会谈已签署的9项协议和达成的1项共识,比喻成在两会平台上搭建的10条高速公路,称它们方便了两岸人民、货物和资金的往来。他说,这些协议、共识及第四次会谈即将协商的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等4项协议,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两岸贸易投资便捷化,推进两岸“三通”。他希望两会继续努力,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化解困难,透过双方的睿智和密切合作,一起面对挑战,由此达成共同追求的两岸和平、经济双赢的目标。
江丙坤还希望会谈期间举行的“陆资入岛座谈会”,能通过两岸企业精英就电子电脑、纺织成衣、车辆运输、商业服务等议题交换意见,促进陆资赴台投资。
备受关注的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将于22日举行。
陈云林率代表团赴台中参加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李寒芳)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21日上午9时许乘国航包机离京,赴台举行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前往机场送行。王毅对记者发表简短讲话指出,希望第四次两会会谈能够平稳顺利进行,会谈结果能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大陆方面推进两会会谈的主要出发点就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两岸民众办好事,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台湾大多数民众是支持两会商谈的,我们希望能为本次会谈提供一个宽松友善的环境。
王毅表示,两会领导人可以在本次会谈中就今后商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交换意见。希望这次会商能够成为启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商谈的契机,为推进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云林夫人赖晓华同机赴台。同机赴台的还有即将出席“陆资入岛座谈会”的大陆企业界人士。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此前达成的安排,陈云林一行将于21日至25日访问台湾。两会将在台中市举行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及四项议题工作商谈,协商解决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问题。
两岸关注两会2009“收官之作”
新华社北京/台中12月21日电(记者 陈键兴 李寒芳 陈斌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21日率团赴台,次日将在台中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会谈。这是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后的第四次领导人会谈,两岸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于岁末之际更期待会谈为今年的两岸关系圆满“收官”。
自去年6月复谈以来,两会从北京到台北,从南京到台中,就关系两岸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的诸多议题展开平等协商和善意沟通。前三次会谈成果显著,达成了9项协议和1项共识,江丙坤将其形象地比喻成在两会平台上搭建的10条高速公路,方便了两岸人民和货物、资金的往来。
在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正式登场前,早早开始“暖场报道”的台湾媒体回顾了两会会谈的历程。21日出版的台湾《经济日报》在评论中说:“两岸在18个月里获得的经贸交流进展,实足令双方都感骄傲。”
陈云林二次赴台,象征着两会领导人会谈“有来有往”将完成第二个回合。在台中,两会领导人将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议题进行协商,还将就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交换意见,并联合召开“陆资入岛座谈会”。
此次会谈涉及议题全面涵盖渔农工商各方面,得到了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据台湾当局最新公布的民调显示,六成的台湾民众支持通过制度化协商来处理两岸交流衍生的问题。21日,台北股市中的大陆概念股涨势突出,岛内证券投资机构人士认为,此次两会会谈还可能继续对相关类股产生激励作用。
两岸学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此次会谈的4项议题涉及领域更加细化,反映了两会会谈方向正趋于“纵深”,内容更加具体,正契合了当前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要求。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表示,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各项交流合作持续扩大,更趋热络,这既为两会会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两会提出了进一步密切协商以造福两岸民众的新课题。
“这次会谈的4项议题看似不如过去的议题那么具有指标性意义,但都具有很强的‘事务性’,都聚焦于具体务实的内容。由此,两会可能进入具体的‘事务性协商’阶段。”台湾大学教授周继祥说。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说,两会制度化协商既着眼宏观,又关注微观,不仅着力推动大方向,还不断将协商成果以更直接的方式普惠两岸各行各业和基层民众。
他说,两会会谈得到两岸广大民众的支持,其中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大家看到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日渐成熟完善。
朱卫东认为,综观4次会谈,每次会谈都为下一次作出铺垫,搭建阶梯,使共识不断得到累积。周继祥则表示,从两岸各自提出议题,到通过两会平台进行对话磋商,并最终达成共识,两会制度化协商已摸索出了一套卓有实效的作业模式。
“过去的一年,两会制度化协商扎实推进,行稳以致远。我们相信,来年,两会会谈还将不断结出硕果,为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所分享。”朱卫东说。

海协会与海基会商定第四次会谈的具体时间和行程

12月10日,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驻会副会长李炳才、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亚飞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在福州举行预备性磋商,商定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于12月21日至25日在台中市举行。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新华社福州12月10日电(记者 许雪毅)10日,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驻会副会长李炳才、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亚飞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在福州举行预备性磋商,商定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于12月21日至25日在台中市举行。
商定海协会协商代表团12月21日中午抵达台中,下午举行副会长、副董事长级的工作性磋商。22日举行两会领导人会谈,协商解决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问题。23日,两会联合召开“陆资入岛座谈会”。此外,海协会代表团还将参访台中市、周边地区及日月潭。25日中午离台。海协会先遣人员将于12月18日抵达台中市,为会谈做最后准备。
海协会公布会徽 寓意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自1991年12月16日成立以来,本着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宗旨,加强同赞成本会宗旨的台湾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助有关方面促进海峡两岸各项交往和交流;协助有关方面处理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中的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受权开展两岸协商。为体现海协会的宗旨和职责、展现团队精神、凝聚两岸同胞认同,海协会特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了会徽标志。
会徽以蓝色著调,采用“浪花”、“水纹”、“双手”和“对称的弧形线条”为基本元素,构成圆形图案。翻卷的浪花及交融的水纹,象征着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联系;“浪花”中升涌而成的双手,满掬欲握,形象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也点染出海协会承担的历史使命。动感的双弧线交汇成一个圆形将浪花和双手紧紧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寓意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